劍絮飄飄(1 / 1)

引子:1136年,嶽飛出師北伐,攻占了伊陽、洛陽、商州和虢州,繼而圍攻陳、蔡地區。但嶽飛很快發現自己是孤軍深入,既無援兵,又無糧草,不得不撤兵。此次北伐,嶽飛壯誌未酬,寫下了千古絕唱的名詞《滿江紅》

同年,宋高宗答應嶽飛將另一員大將劉光世所部的5萬2千人馬交給嶽飛管轄,命令都已經下達了,但秦檜首先反對,張俊也想統帥這支部隊,於是高宗出爾反爾,沒有給嶽飛,嶽飛一氣之下,辭官不做,回廬山為老母守喪去了。這時趙構感覺到嶽飛不是那麼好駕馭的,對嶽飛第一次起了戒心。



1135年金太宗病死後,完顏亶繼位,金人內部矛盾激化,過了兩年,1137年,完顏宗翰被逼死,國內勢力分化為兩派:完顏宗磐和完顏昌為主和派,完顏宗斡和完顏宗弼(金兀術)為主戰派,完顏昌為了和主戰派抗衡,采取了和宋朝議和的策略。

1940年6月,嶽家軍牛皋、孫顯部首戰告捷,大破敵軍於陳、蔡州界;張憲部克複穎昌城;隨後,張憲、牛皋克複陳州,幾天後,另一路王貴軍收複了鄭州,此外河南義兵也紛紛而起,占領了不少州縣。



嶽家軍所向披靡的同時,負責淮西戰事的張俊、王德部卻無意銳進,攻克亳州後便班師廬州,這使得金兀術集中兵力,開始對嶽飛實施重點打擊。但在嶽飛麵前,金兵占不到任何便宜,相反嶽家軍在嶽飛的指揮下取得了一係列輝煌的勝利,並且在朱仙鎮大敗金兀術。



嶽家軍此次北伐以來,勇猛衝殺,戰無不勝,給全軍以沉重打擊。整個嶽家軍號令嚴明,具有一種守死無去、有進無退的頑強精神,儼然是一支不可動搖的力量。金兵紛紛感歎;“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

此次南下金兵損失慘重,金兀術沒有想到宋軍實力這麼強,這使他銳氣頓失,無可奈何。軍事不成,就轉而在政治上向宋廷施加壓力,對於對“和”無限渴望的趙構來講,隻要金兵不打南宋就謝天謝地,什麼條件都好談……



1141年4月,高宗任命韓世忠、張俊為樞密使,嶽飛為樞密副使,明升暗降,收了他們的兵權。



當嶽飛在朱仙鎮,招兵買馬,連絡河北義軍,積極準備渡過黃河收複失地,直搗黃龍府,開懷痛飲的時候,朝廷卻在一日內發來了十二道金牌詔令班師,嶽飛抑製不住內心的悲奮,仰天長歎:“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複!”

淮西之戰後,高宗加緊了削奪武將兵權的活動。由於南宋建立以來,他不得不倚重武將外抗金兵,內平遊寇,結果造成武將勢力崛起,對皇權構成了潛在的威脅。因此,紹興十一年四月,高宗將張俊、韓世忠和嶽飛召到臨安,任命張俊、韓世忠為樞密使,嶽飛為副使,名為升官,實際是奪去了三大將的兵權,三將所轄軍隊從此直接聽命於皇帝。

接著,高宗和秦檜將迫害的矛頭直指嶽飛。七月,秦檜死黨萬俟卨(mòqíxiè)秉承上意,上章彈劾嶽飛,他抓住嶽飛曾經擅離職守、私上廬山以及沒有及時應援淮西等事,大做文章,並把張俊撤除淮東防務的事情栽贓到嶽飛頭上。嶽飛意識到自己處境險惡,上書辭職,懇求高宗“保全於始終”,能放過自己,但高宗對嶽飛的厭惡由來已久,根本不打算手下留情。

聽說嶽飛以謀反罪入獄,已經辭官在家、明哲保身的韓世忠再也無法坐視不理,他當麵責問秦檜,嶽飛謀反的證據究竟何在,秦檜答道:“其事體莫須有。”意思是這件事情大概有吧。韓世忠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但是,高宗和秦檜殺害嶽飛的心意已決。在高宗看來,除去嶽飛,既可以使和談順利進行,又能震懾其他武將,收到殺一儆百的效果,真是一舉兩得。因此,他不惜違背“不殺大臣”的祖宗家法,於紹興十一年(1141)十二月二十九日,親自下旨,以毒酒賜死嶽飛,張憲、嶽雲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