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方法因人而異(1 / 1)

通過溝通對象顯示出來的態度及姿態了解他的心理,有效地捕捉其中的各種信息,分析研究,然後對症下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對方抱著胳膊,表示在思考問題;抱著頭,表明一籌莫展;低頭走路,步履沉重,說明情緒低迷;昂首挺胸,高聲交談,是自信的流露;抖動雙腿常常是內心不安、苦思對策的舉動;輕顫雙腿,就可能是心情悠閑的表現;女性一言不發,揉搓手帕,說明她心中有話,卻不知從何說起;真正自信而有實力的人,會探身謙虛地聽別人說話……

當然,對溝通對象的了解,不能停留在靜觀默察上,還應主動偵察,采用一定的偵察對策,去激發對方的情緒,才能夠迅速準確地把握對方的思想脈絡和動態,從而順其思路進行引導。

針對不同的對象溝通時應考慮到以下幾個方麵。

(1)年齡差異。對年輕人宜采用鼓勵性的語言;對中年人應講明利害,供他們斟酌;對老年人應以商量的口吻,盡量表示尊重。

(2)性別差異。男性需要采取較強有力的勸說語言;女性則可以溫和一些。

(3)地域差異。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所采用的勸說方式也應有所差別。如對我國北方人,可采用粗獷的態度;對南方人,則應更細膩一些。

(4)性格差異。若對方性格豪爽,便可單刀直入;若對方性格優柔,則要“慢工出細活”;若對方生性多疑,切忌處處表白,應不動聲色,使其疑惑自消。

(5)職業差異。運用與對方所從事的職業相關的語言與之交談,對方對你的信任感就會大大增強。

(6)文化差異。一般來說,對文化程度低的人所采用的方法應簡單明了,多使用一些具體數字和例子;對於文化程度高的人,才可采用抽象說理方法。

(7)興趣差異。凡是有興趣愛好的人,當你談起有關他的愛好的事情時,對方都會興致高漲。無形中對你產生好感,為你成功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三章 遊刃有令的溝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