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概述
(一)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
高等職業教育(簡稱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按“國際教育標準分類”,將此類教育描述為:“課程內容是麵向實際的,是分具體職業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獲得從事某個職業或行業或某類職業或行業所需的實際技能和知識,完成這一級學業的學生一般具備進入勞務市場所需的能力和資格。”這與中國當前蓬勃興起的高等職業教育從層次、類型、目標、課程上看都具有相似的特征。高職教育既是高等教育也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為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高等階段。高職教育的這一本質屬性,是高職教育有別於其他教育的根本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規定:“職業學校教育分為初等、中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其中,“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根據需要和條件由高等職業學校實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學校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也規定:“本法所稱高等學校是指大學、獨立設置的學院和高等專科學校,其中包括高等職業學校和成人高等學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麵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更明確指出:“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高職教育招生對象和培養目標
目前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以招收高中畢業生為主,兼招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
高職教育主要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麵全麵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學生要在具有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門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從事本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
(三)高職教育的特色內涵
高職教育的特色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1)辦學指導思想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之路。
(2)專業設置以人才市場需求變化為導向,適時調整專業結構和培養方案。
(3)課程體係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技能為主線。
(4)素質教育貫穿於人才培養工作的始終,並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
(5)圍繞培養目標,建設結構合理、雙師素質、專兼結合的師資隊伍;建立滿足實踐能力、職業技能培養要求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和實踐訓練體係。
(6)建立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教學質量保證與監控體係。
(7)建立以就業率、社會誠信度為主要杠杆的產學合作、多元投入、優勝劣汰機製。
(四)高職教育的發展方向
1978年以來,中國高職教育實現了連續多年的大發展,目前已經占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職教育為中國先進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中國實現高等教育大眾化、為中國區域統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由於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且發展速度較快,也出現了人才培養質量良莠不齊、就業率不高等問題。為此,中國高職教育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走出一條持續健康、特色鮮明的發展之路。
今後高職教育既要改革,又要發展,在改革中發展,在發展中改革。高職院校的發展,除了硬件要滿足需要外,離不開招生規模、教育質量和辦學特色三個基本方麵,但歸結到一點,就是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今後,高職教育要以滿足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就業為向導,一方麵,加強政府宏觀調控;另一方麵,堅持走產學研結合、“定單培養”的發展道路,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育質量,增強高職教育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貢獻能力。
高職院校改革和發展要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教高[2006]14號)、《關於全麵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教高[2006]16號),以就業為導向,以重點專業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切入點,以課程體係與教學內容改革為重點,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實訓條件建設,優化教學資源,密切校企合作,完善質量保障體係。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的實施,為高職院校建設、改革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探索了一條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向導、走產學研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定單培養”的發展道路,凸現出高職教育的辦學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