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底的夜晚,天氣有些涼,如往常般在車站等車。人流擁擠,暗淡的燈光下,模糊的輪廓在光影下擺動。平淡的日子也許就是這樣吧,走走停停,想著過去,想著未來。沉默的佇立在空闊的世界,風吹來寧靜,人想著喧囂。
晚風輕柔的拂過,與往日不同的是,一片靜謐。很長時間以來,在車站旁最靜的一次。黃色的路燈在頭上沉默,隻有車輛的呼嘯聲徘徊在耳邊。也許是國內的擠車事件多了,這裏也不列外。從車門打開的那一刻,沉默便成破裂。不想做批判者之類的,隻是看著一位站在前麵的十七八歲的姑娘被撞退至路牌邊,
有些不舒服。我理解那些焦急,也知道他們不是故意的。隻是,人與人之間,又陌生了許多。
大多數時候,車裏都是擁擠的。身旁站著一位青年,背著鼓起的肩包,手上提著行李。轉過身,看到他目光中的躲避。眼中的不安、恐懼,像是有什麼東西縛住了手腳,一舉一動都不自然。看著他,心裏莫名的疼痛與惶恐。每一個背井離鄉的人,每一個活力正直的生命眼中,充滿了忐忑和不安。在這個所謂“美好”的時代,背負著夢想,背負著生存來到另一個陌生的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把帶著期待與不安的心靈嚇了一大跳。每一個站台對於他來說,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那些陌生的眼睛仿佛充滿了冷漠和嘲諷。我試圖和他聊聊天,卻不想,他變得似乎更加惶恐。隻能在心裏長歎一聲,無奈的搖搖頭。我不是什麼聖人,看到每一個孤獨的生命,本能的想做些什麼。最後發現,一切都不會是想象的那樣,以為幾句話便能安慰一顆處於孤獨邊緣的心靈,以為單憑幾句話便能改變生活。現實像是掛刺,你爬向崖端的同時,它會在你身上劃過,你看著頂端,偶爾一兩滴的血從指尖滑過。
我在這座城市的邊緣走過很多年,很少走入它的中心。陌生的故土,不知道會有多深的感情。我還沒有背井離鄉,卻看得懂那些遠途者眼中的寂寞。有多少的年輕生命,揮灑在繁華的燈光裏,又有多少的幻想破滅,用一滴滴淚水築起堅硬的堡壘。也許我行走到另一座陌生的城市時,也會如他們一般。人總是在最恐懼的時候,可以看清他們的樣子:一個懵懂的孩子。捉摸不懂這個世界的樣子,看著繁華的路段,不知道該走向何處。我能想到那一天的場景:一個人拖著沉重的行李,站在路燈下,四周霓虹閃耀,駛過的車輛,燈光格外的刺眼。茫然的向一個方向走著,一個不知道通向何處的路口,忐忑、不安。
車窗外看不見巨大的高樓,隻有空中閃爍的燈光證明它們存在著。想起第一次走入這座城市的銀行,那是個挺大的銀行。裏麵的人衣著華麗,各種飾品在白色的屋裏格外的顯眼。背著包走進,那一雙雙轉動的眼球直勾勾的盯著你,帶著不屑與嘲諷。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沒遇到過的東西,它便會自動來找你。它會讓你看到最美的風景,也把你貶低得一文不值。有時候,我們得給自己一個堅持下去的東西,得去相信一些什麼,哪怕它們永遠不會成真。可你必須相信著,給自己一絲慰藉,不至於倒在強硬的水泥路上。
這個世界有很多的牛人,隨意揮一下手便有人來列隊迎接。如果你不願仰視,那邊要站在更高的山端。又也許,我們隻是平凡的一生,在曾經陌生的城市定居下來,與另一個人結婚,孩子又到了另一個陌生的城市。這個世界很荒誕,人更是奇怪。想到一個電影中的片段:主人公開著車,對孩子說“後麵是過去,前麵是未來”他停下車,點了一支煙“這是當下,好好享受吧。”如果生活非要推著你走,可以邊走邊賞景。每一處風景都值得期待,每一次快進都是現實。既然人生來孤身逆旅,那便有了繼續走下去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