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1 / 1)

清晨凜冽的空氣使常芳打了一個冷顫,望著眼前迷霧中的山村,深吸一口氣,頓時清醒了不少。冬月裏,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常爸和常爺爺一大早便去幫忙了。昨日常芳看了一天,今日便沒有興致再去看了。今天的霧氣很大,直到中午才依依不舍地散去。午飯是在常大爺家吃的。今天是他家殺年豬,照例常芳還是在廚房吃的。小小的常芳自然搶不過一群被美食誘惑並且精力旺盛的小孩,所以壓根沒有吃到什麼,而別人也不會想到為她留,所以常芳隻能回家找東西吃了。在碗櫃裏翻出幾個硬硬的糯米糍,在火爐旁邊烤得軟軟的,沾上白糖,甜甜的,又燙又軟又甜,十分好吃。但是常芳隻吃了一個而已,畢竟她還小,糯米吃多了容易不消化,積食可是很難受的。盡管常芳覺得她那麼大的人還喝哇哈哈有點兒不好意思,不過她還是拿出一瓶哇哈哈喝了起來,聊勝於無嘛!酒足飯飽之後,常芳再次感歎還是自己家裏好啊!

下午,常媽媽和常奶奶回到家後,便要開始切肉灌香腸了。這是常芳非常感興趣的事情,於是立馬搬起一個小板凳,坐在一旁,認真觀看起來。常奶奶找出來兩個半徑大約兩厘米,手掌長度的竹筒。這是灌肉的工具,是常爺爺以前做的,因為竹筒的顏色已經變成了灰褐色。幾乎每家都有一個或者兩個這樣的小工具。然後便開始和常媽媽一起切肉了,足足要切一大盆肉。灌香腸一般用的是豬脖子上的肉,叫作朝穴肉。雖然肉質量不太好,但是有肥有瘦的;最重要的是,農村人是舍不得“糟踏”好肉的。把肉切好後,放入鹽、胡椒粉、花椒粉和辣椒粉攪拌均勻,再倒入醬油,再次攪拌均勻。醃製入味後,放入早已經瀝幹水分的豆腐塊,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備用。常媽媽在一旁給腸衣放氣,鍋裏燒了熱水,用來增加腸衣的潤滑作用的。但是高溫會把腸衣煮熟,就不能用了,因此水溫不能太高。水的溫度隻能用手的感覺把握,覺得冷了,就添一把材火;覺得熱了,就撤一把材火,一切全憑經驗。人工灌腸的時候,一次不能灌得太長,而且還要防止腸衣破損,所以進度非常緩慢。常芳在一旁看得躍躍欲試,在常芳長大後,家裏都不再灌香腸了,所以常芳從來都沒有體驗過灌香腸的樂趣,但是常奶奶是不會讓常芳碰的。因為常芳人小,怕她弄髒和弄破腸衣,所以隻是讓她看而已。對此常芳有些小小的鬱悶,但是很快就被鼓起來的香腸給吸引了,立馬跑過去找縫衣針紮氣眼,這件事是很有趣的。以前常芳經常做這件事,所以很有經驗。常奶奶將一段灌好的香腸分成一節一節的,用手擠壓緊。這時便需要用縫衣針紮氣眼了,常芳立馬上前熟練地紮了起來。常奶奶本來是想叫常蓉或者常英的,不過看常芳紮得像模像樣的,也就隨她了。紮氣眼也是一個技術活,需要排除香腸裏麵的空氣,讓香腸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香腸風幹後才能切成片,不至於散了;也不會把腸衣紮破。

經過共同努力,常芳她們終於在吃晚飯前將香腸灌好了。常芳數了一下,一共有57節。看著掛在竹架上紅豔豔,鼓囊囊的香腸,想象著他們風幹煮熟後的美妙滋味,想想都想流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