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傳承之人(1 / 2)

旭日初升,整個黃山還沉浸在晨霧的朦朧之中。

黃山七十二峰中,隻有主峰蓮花峰、天都峰、光明頂和始信、丹霞、獅子、棋石、眉毛、桃花等峰可以攀登。世人遊覽黃山,隻能站在這些可以攀援的峰頂上,遙望著其餘可望而不可及的峰巒。沐浴著陽光,蓮花峰上人影攢動,新的一日遊已經開始。

那些隻能遠觀的峰巒中,隱藏著什麼,縱千年延綿,也是秘不可聞。

蓮花峰三千米外,有個榮成峰。相傳南宋末年,道教北派五祖重陽子,在S省昆崳山周邊開壇布道,創立全真教,廣受門徒。著名者有馬丹陽、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世稱“北七真”。“北七真”又分別創立遇仙、南無、隨山、龍門、崳山、華山、清靜七派,極大地弘揚了全真教,在道教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除北七真外,另有門徒在黃山開設法壇,由於不曾有何建樹,故而青史無名。這位門徒原在S省的濱海城市——榮成修行,故將其後在黃山建立的一元道觀所處山峰,命名為榮成峰。

那邊蓮花峰上人來人往,這邊榮成峰的後山腰上,遊人視線不及的地方,一座丈許寬高的巨石,居然青天白日的就這麼緩緩前行。約摸五分鍾的功夫,巨石移動了一丈左右,兩個道人模樣的人走了出來。

樣子看上去有些清瘦的年輕道人,問另一個略微偏胖的中年道人,“文竹師叔,掌門師叔為什麼又讓我們倆去S省榮成,難道那個什麼鐵槎山真的會有師門靈藥?我就不相信,如果真的是靈藥,還會保留到現在?聽文盛師叔說鐵槎山山脈很小,已經被當地人改造成普通人能夠踏遍全山的景區,山上的道觀早在五十年代前後,就被推倒砸爛了,能看到就是幾塊斷碑,如果真有靈藥,怎麼會保存到現在?”

“寅信,以後不要再說這樣的傻話,靈藥豈是凡夫俗子能發現的?”文竹道人拍了拍寅信的肩膀,“你文盛師叔沉淪酒色,他的話怎麼可信,聽跟著他去的學傑說,幾年前他們在鐵槎山千真洞周邊,還真的發現了千年的海瓜子,不過是不是靈藥就不知道了。他們一開始以為是海水退下之後形成的普通化石,後來發現其中似乎有一絲生氣。”

“師叔,不會吧?你沒聽錯?千年海瓜子還會有生氣?不過,我倒是聽說東北L市瓦房店那裏,五十年代曾經出土過千年的古蓮子,種下去居然還能發芽開花。有千年古蓮子這種人間奇聞,也不在乎多個千年的海瓜子。師叔,你說會不會是靈藥?”寅信熱情而渴望的看著文竹。

寅信的師父文夫道長在觀裏修行最深,堪比現任掌門,也可能是勤於修煉,他對弟子管理最為疏賴,有所成者寥寥無幾,大多每日裏無所事事。這次文竹出門,也是因為自己弟子大多閉關靜修,實在騰不出人手,隻好找文夫借人。寅信是文夫道長十五年前在黃山天都峰上撿拾的孤兒,可能與道家緣分太薄,至今未能真正入門。不過,寅信這小子人伶俐、辦事牢靠,觀裏需要采購什麼、出門辦事,一般都派他跟隨師叔打個下手,這些年天南海北的倒是去了不少地方。此次聽說文竹師叔出行缺少幫手,素來與觀裏幾位師叔親如父子的寅信,自然願與文竹出去遊曆,文夫也不阻止。

看寅信對海瓜子很感興趣,文竹自然滔滔不絕,“那個千年古蓮子,不過是命線長些的俗物,沒什麼靈氣,不值得我們道人關心。”文竹緩口氣,話題轉回海瓜子,“千年海瓜子怎樣,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其實,你文盛師叔和學傑對這個海瓜子沒怎麼當回事,就是想到千年的古物還有生氣,覺得很新鮮就帶了回來。返回的時候途徑煙台,兩個人決定到蓬萊去看看。在那裏,你文盛師叔遇上一位美婦,很快就沉淪進去,在那裏足足耽擱了一個月有餘。據學傑說,你文盛師叔私傳我門心法給那個女人,千年海瓜子也當成了情物,送給那個美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