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卷珠簾 二(1 / 1)

到家之後,“我走了。”父親看見我他輕輕地說,短短的三個字卻蘊涵了無法言語的種種情感,或哀傷或留念,他轉身離開,就再也沒回來頭,就像當年他從雪地裏將我抱起,也是那麼的無聲無息,十年來沒有人知道,現在又無聲無息的離我而去,是那麼的決絕,我的心痛了,“這麼多年來,我餓著,也要給你一口飯吃,而你……“哎,淚珠滾落,十年經曆無論是好是壞,都隨著我這顆熾熱的心化作滾滾塵埃……

一年多來,我的處境可謂非常微妙。然而我卻心之肚明。在他的眼裏我仍然是個沒用的工具,還是任他擺布的出氣筒,”哎,不想了,“於是我便走向自己的房裏,睡了……

第二天,我向往常一樣早早的來到慶春園,據說老北京人一以貫之的愛好就是和戲分不開的。甭管什麼劇種隻要到了北京這塊地界兒,準行。北京人聽戲愛去戲園子,尤其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進京之後,京劇更是興旺發達了,成為中國的國劇,連帶的,北京戲園子也成了北京的一大景觀。老的,小的,順手拿個馬紮,提壺小茶,帶上京帽,花上幾個銅錢,往院子裏一坐,可熱鬧了。那唱戲的一個眼神,一甩水袖,都能掀起台上台下一片喝彩。那些手中闊氣的生意人,爺麼兒,看戲時扔的台上一片金玉滿堂。演員在台上唱,台下一呼百映,據說當時,演員在台口剛一亮相,叫好聲就說出來,那台上唱戲的人聽了心裏也舒坦,像是遇到了知音般,有人捧場了,氣氛也就不比往常了,台上唱的起勁,台下聽的有味,連那跑堂端茶送毛巾賣瓜子的人也都歡喜得在場子裏跑的熱火朝天。老北京人聽舒坦了,看過癮了,就繼續坐在茶樓裏嘮嗑,老爺們靠幾個現錢,喝壺新上的龍井,來盤意味深長的對局,談談國家大事,好不愜意!

在我麵前這間,臨街的門前豎有一個木製單門牌坊,坊額題上寫著“慶春園”三個大字,頂部有錐形小屋簷,以防風吹雨淋。之見門前人山人海,我不由心癢難耐,恨不得馬上衝進去探個究竟,可是一排就排了一個響午,到了我,裏麵已經坐滿了坐位,心想“要是我有錢,就能到樓上雅座上去了”,一想的這裏我跟沮喪了,這是一個熟悉的聲音說“跟我進去吧,我定好了樓上雅座包廂,一個人坐多無聊啊”,我回頭望了望他“是他,那個書生,真是想什麼來什麼啊。”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兩為裏邊請,二樓左轉春沁園。“

我紅著臉跟他一起走向了包廂雅座,心想”雖然願望達成,但和一個隻見過一麵的陌生男子坐在同一間包廂裏,確實有些不自在“。

”要不我還是走吧,一男一女共處一室不合適吧。”

“不打緊,對了,上次你走的匆忙,我還沒有問你名字呢,現在問不遲吧。“

”女子楚幽,以後要是不嫌棄的話可以叫我幽兒。“

”是個好名字,那說好了,以後那就叫你幽兒吧,萍水相逢,要不做個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