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啟動電源......電源開啟。”
實驗室的房間裏的一隻大猩猩,正靜靜地坐在一麵黑板前,出神地望著上麵的各種圖案。
“王珂,把‘紅眼’的成像投到電腦上。”
實驗室正中央的的大屏幕上出現了黑板的圖像,不同於實物的是上麵多了太多太多的小字,從黑板的材質,成分的占比,圖案的名稱,周圍環境的分析......這不僅僅是大猩猩的視覺成像,更是類似於一個分析係統的成像。
“你們看,我們對於紅眼的分析已經完成,並且試驗品功能做出了極大的改進。現在在大猩猩上的實驗已經成功了,差的就是人體試驗了......”
“李博士,這種東西到底有什麼用?”一位個子不高,皮膚黝黑的中年男子問。
這位年輕的學者不喜歡被別人打斷,但是身邊前來參觀的人雖然穿著樸實,但都是一群來自軍方的頭目,他無法衝著他們大喊大叫,隻能淡淡的回答:“‘紅眼’是一台極微型的超級處理器,通過眼角膜連接到視神經,從而使大腦得到信息。紅眼通過分析周圍環境的分析,是使用者做出反應。”
“可是......”黑皮膚的軍人還想問下去,一位五十出頭的長官攔住了他“人家小李是搞科研的,咱們是搞槍杆子的。聽不懂就算了,別給人家添麻煩!小李,你接著講。”
“小李......”李振博士心裏極度反感這個稱謂。他七歲考入少年班,十二歲考入麻省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係,十五歲博士畢業,說起來是位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這都得益於他的父母——他的父母都是名牌大學的博士後,深知如何將自己的孩子推向最高峰——他們幾乎做到了,隻有一點失敗了,李振應該永遠留在美國才對。
據李振自己說,他回國是為了報效祖國,像錢學森鄧稼先那種人,用自己的知識造福國人。國家相當滿意他的說法,居然將“紅眼計劃”的科研負責人的位置交給了這位不滿二十五歲的年輕人。
“這就是紅眼最有價值的功能。”
李振示意房間外的研究員演示下去。穿著白大褂的實驗員按下一個紅色按鈕,房間的四個牆角的上方各出現了一挺小型的自動機槍,緊接著就開始傾斜火力。在場的參觀者都瞪大了雙眼透明的防彈玻璃後的房間裏沒有任何可以用來躲藏的物體,猩猩必死無疑!所有人都做好看到血肉橫飛的準備了。
但那隻大猩猩,呆坐在原地,似乎沒有意識到死亡的來臨。
“嗷!”
它沉沉的吼了一聲,開始了它的移動。它的動作並沒有什麼規律,硬說隻能算是本能促使的躲閃。
而“本能”似乎超常發揮了。
一分半的無死角射擊,竟未傷及大猩猩一分一毫。
看著麵麵相覷的上級的官員的表情,李振感到十分滿足:“這種東西若是應用到軍隊......”他沒有接著說下去,他們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還真是厲害啊!李博士,希望你的實驗早日取得成功!”五十出頭的官員露出了微笑,寒暄了幾句領著人東瞅瞅西看看才心滿意足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