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英五年冬,永寧上都出了件大事——空木王朝改元後第一次科考的狀元,國史編修蘇子龍蘇大學士被斬首。
國史編修不是權臣,千秋萬代,這狀元也算不得稀罕。可蘇學士卻不同,他生於北地燕州邊境,不比江南靈秀之地,自古人傑地靈,昔日江南進士曾刻意刁難,做“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之上聯,蘇學士未加思索便出“塞北一天一地一聖人”相對,其過人才思可見一斑,久來其詩文傳遍天下,竟成一代文宗。
可那都是前朝的事了,待逢本朝,蘇學士重應科考,雖也一舉奪魁,無人能匹,卻屢遭猜忌,隻任虛職,傳授門生弟子而已。
故此番罹難,?不但蘇學士被賜夷滅九族,一案定下,竟還牽連出學士門生弟子,及相與過的文臣並江湖文士數百人,天下文人之禍古來未曾過此。一時間永寧城血流成河,文臣武將,就連皇帝宮裏的妃子都莫不噤若寒蟬。真相如何,誰都不知。
不過適逢空木改元,雖嚴控朝堂,卻到底百廢待興,文官定製,武將列封,民間勾欄瓦舍裏民眾的傳說議事皇帝還無暇操管,一時間朝堂傳說,宮闈秘聞風靡天下。
據傳蘇門之禍根還在其文:蘇學士所編空木王朝《建元史典》載:“玉英元年春,吾皇上承天命,平定永寧城敵軍,雲寒哀帝逆天而行,屠戮百姓,昏庸無道,於是日亡。”
可民間流傳無名氏作《秋水堂筆記》:“牧陽三十年,故雲寒王朝內憂外患,積重難返,東夷空木軍趁勢奪一百五十城,仲冬破永寧上都,雲寒帝死,王朝覆滅。”一文卻上達天聽,皇帝震怒,命人徹查此案,未查不知,一查震驚天下,這鄉間野史《秋水堂筆記》竟正是當朝國史編修蘇學士所作,且其門下學生參與者甚多,士子文人解了氣,卻也招來了殺身之禍。
其時空木軍雖一統中原大地,從東夷小邦一躍成為龐然大物,可九州天下,自古無人盡占八方,東夷之東猶有東海,東海之上還有天炎王朝,西川之西乃釋家聖地,宣乘之國於斯已立千年,根深蒂固,又依天險,無軍可拔。南海之濱有南葉宗族,千城之地竟屬一家,人人皆兵,以戰養戰,空木王朝方克雲寒,雖勝亦元氣大傷,不可再窮兵黷武,故與南葉修和,相安無事。
而那北戎極寒之地,多騎射勇武之人,天生高大,威猛無匹,著實是空木王朝心病,多年來隻派人和親,而北戎部落雖多雖強卻都求自在而互不團結,故也無攻克空木之力。
斬蘇學士之日,北戎草原上一頭戴錦帽,身披紫金鑲帶軟貂裘的黝黑大漢正拖刀縱馬,獵狐射鷹,五尺大刀上還挑著三匹豺狼。忽然他虎目圓睜,勒馬平川。其時日薄西山,夕陽如血,血淋大地。他佇目遠望西南之地,喃喃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