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一詞的出現和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的問世都是近幾十年的事,然而人們對機器人的幻想與追求卻已有3000多年的曆史。人類希望製造一種像人一樣的機器,以便代替人類完成各種工作。
我國研製的排爆機器人:
排爆機器人不僅可以排除*,利用它的偵察傳感器還可監視犯罪分子的活動。監視人員可以在遠處對犯罪分子晝夜進行觀察,監聽他們的談話,不必暴露自己就可對情況了如指掌。
機器人的耳朵:
人的耳朵是僅次於眼睛的感覺器官,聲波扣擊耳膜,引起聽覺神經的衝動,衝動傳給大腦的聽覺區,因而引起人的聽覺。機器人的耳朵通常是用“微音器”或錄音機來做的。被送到太空去的遙控機器人,它的耳朵本身就是一架無線電接收機。
好看好玩的機器小狗:1999年6月,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將在日本和美國限量銷售索尼公司研製的娛樂機器人——機器小狗“愛寶”。“愛寶”有6種不同的情感狀態:喜、怒、哀、驚、懼和怨。
會騎自行車的機器人:日本科學家研製出一款新型機器人,名為“村田女孩”。它的“新”就在於可以騎獨輪車,這可是我們大多數人都無法辦到的事情。
“村田女孩”的外形像一個上幼兒園的孩子,身上安裝的傳感器可幫助它保持平衡並讓它完成前進和倒車。
精彩有趣的機器人足球賽:現在機器人足球比賽已成為一種時尚運動,很多國家都有了自己的機器人足球比賽。在世界上比較有影響的賽事主要有兩個,一個是由國際機器人足球聯合會(fira)組織的微機器人世界杯mirosot,另一個是由國際人工智能協會組織的機器人世界杯robocup。
采摘水果機器人:在日本,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和農業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十分突出,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日本開發出了一係列不同用途的農業機器人,這其中就包括采摘水果的機器人。
科幻小說家撒·艾西莫夫在小說《我,機器人》中所訂立的“機器人三定律”: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三,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法則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家庭服務類機器人:塔米118a型網絡智能機器人是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款實用化、商品化的家庭服務類機器人。它能像人一樣自由說話,能聽懂200多個中文句子,通過“眼睛”可以識別主人和物體並說出他們的名字,能夠自動繞開障礙物自由行走,“饑餓”的時候自動回去充電;更有意思的是,塔米機器人還具有開心、生氣、憤怒等不同的情緒特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