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件事要宣布,咱三可能以後不能再像這樣天天都能聚到一起了。”如果是別人說出這句話,博一和張文兩個人看都不會看那個人一眼。但是劉浩不同。三人從初中開始就一起上學,甚至每個人都和另外兩個人同班過。他們都是普通人,沒有所謂的生死之交,就隻是日子久了,互相之間的感情變成了一種習慣。
劉浩的家境可以說是除了張文這個不知深淺的人以外,所有海上運輸管理學中最富裕的一個。
講師陳文凱在畢業以後第一次就業所工作的敦豪集團裏麵有百分之十的幹股是屬於劉浩家的集團的。今天來邀請陳文凱的吉寶物流公司百分之十五的股份也是屬於劉浩家的集團。不同於敦豪公司百分之十的幹股,劉浩家在吉寶物流的百分之十五的股份是在吉寶公司裏有實際表決權的。
這兩個公司不論是哪一個都是實打實的大公司,每年盈利都有上億,尤其是在如今這個物流企業迅速發展的年代,兩家公司股票的價格更是漲的飛快。而劉家在這裏兩家的所擁有的股份都出奇的多,這無疑證明了劉家的實力。
劉浩從來沒有在二人麵前炫耀過有關他家世上的優越感,二人也從來沒有在乎過這種事,這也是他們三人可以成為至交的原因。
博一從很早以前就知道劉浩不可能一直跟他們在一起上完理工,因為劉家不允許自己的家族成員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即使劉浩是劉家的獨子也不例外。
“你們怎麼都不說話?你們這個樣子我很沒麵子的。“還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樣子,看起來好像對自己的離開並沒有太傷感。
“這很正常啊,我們倆早就知道你不可能一直都和我們在一起啊,畢竟你們家那麼有錢。“博一前半段話聽起來還挺正常的,但是後半段的語氣的揶揄不論是誰都聽的出來。
張文還是一如既往的不說話,隻是眼睛直勾勾的看著劉浩。一時間氣氛變的很沉重。
“哎呀,我也不是就不回來了,隻是這次我可能得過好一陣子才能回來了。我爸讓我回國內去我們家的學校讀兩年,接受一下我們劉家的正統教育,我也很無奈啊。“劉家的學校就隻有一所—海祥大學。這名字聽起來就像一個普通至極的國內三流大學,但是這所大學卻是每一個豪門子弟必須來上的學校。沒錯,就是必須要上的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和別的大學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在鼓勵學生去創業的同時也給學生機會去創業。每年由海祥大學所讚助並且成功的企業就多達五十家。這些學生所創的企業多是有十到二十人的小團隊所組成的。每年海祥大學都會給每一位大三的學生五萬元作為創業基金,而海祥對這些學生的要求隻有一個,隻要創業成功,海祥集團就必須擁有其中百分之十的幹股,或是百分之十五的實際股份。
。。。。。。。。。
博一和張文兩人相視一眼,雖然想要跟劉浩說一些道別的話,但是卻無法開口。
“這樣,今晚我們去杜克玩吧!“博一這時候突然間蹦出了這樣的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