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桌上的水杯(1 / 1)

坐在椅子上,總感覺窗外的陽光變得刺眼了很多。也許,是因為眼前那堆像山一樣高的書讓我有些煩躁。很累,每天讀書,做作業,上課,上補習班。這種生活節奏不知不覺中好像影響了我的個性,變得有些保守,有些懦弱。博一心裏想著想著這些,但是手上的筆卻沒有停下來。

十歲那年,博一來到了新加坡。時間過的很快,博一今年已經20了。

“老弟,吃飯了”博心的聲音從屋外傳了進來。“再等一下,你們先吃”

新加坡的教育製度和中國不同,小學過的異常輕鬆,但是四年的初中教育會讓人的玩心徹底的收起來。剛來新加坡的時候,博一根本就跟不上當地的教育水平。這並不是因為當地的教育水準高出國內很多,恰恰相反,在某些地方國內的教育書準反而要高出新加坡不少,就比如數學。而博一跟不上的原因也很簡單,當地所有的課本教學內容都是英文。

想象一下,當國內三年級還在學習蘋果該怎麼說的時候,新加坡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在開始學習語法的識別了。

博一喝了一口水,看了一眼杯子,這是姐姐博心在他15歲生日的時候送給他的。那是來新加坡的第五年,他上初二。同時,也是他留級的那年。

放下了手中的筆,伸了伸懶腰。博一站起身來準備出去和博心吃飯。

杯子上寫著“15歲生日快樂,弟弟”,杯子裏的水一如往常,隻有水麵上的波紋訴說著剛剛有人動了它。

出了房門,姐姐博心一如往常的穿的跟男孩子一樣,完全就是個假小子。

現在整個家裏就隻有他們姐弟兩人,媽媽在博一上了理工之後就回國了。新加坡的陪讀政策很嚴格,孩子上了理工或者到了18歲以後就不允許繼續陪讀了。

桌上放著博心從牛車水打包帶回來的麻辣香鍋,兩人經常吃這個,新幣20到15塊錢就可以吃飽,而且味道也不錯。配上兩盒米飯,剛好夠兩人吃一頓的。有時候剩下來的菜博一會留著第二天吃。

很一般的生活條件,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出國上學的就一定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有著優越的生活條件。

博一還記得剛來的時候,生活很艱辛,每天媽媽就給兩塊錢吃飯。還好,學校的飯很便宜,但是兩塊錢,也隻夠他要一份米飯,一個肉,再淋一點咖喱汁的。有時候博一會想,現在這一米7的身高是不是就是因為當時的營養不良造成的?

“快吃吧,菜都要涼了”,“嗯,知道了”。

隨著兩個人年紀的增長,說話的方式也變了很多。有時候也會聊天,但是,聊天的次數就像牛肉拉麵裏的牛肉,少的可憐。

隻有桌上的那個印著“18歲生日快樂,姐姐”的水杯勉強能說明兩人的關係並沒有那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