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改變自己,是為了最終成就自己(2)(3 / 3)

易中天給女兒選專業的建議是:第一考慮興趣,第二考慮自己的優勢,第三考慮創造性,第四考慮將來是否掙錢。

也有人認為感興趣的事不一定是擅長的事。其實,大多數情況是這樣,興趣與特長是重合的。但是這不是問題的要點所在,重要的是要從興趣出發來選擇,因為你有興趣去做了,你才能做到這事是你的專長。因為一切專長都是通過“做”才能提煉出來的。如果上述的易中天所列的四個方麵中隻有興趣能被滿足,而與其餘三個方麵都有衝突,也應該首選興趣,這樣你會更快樂、更有激情,而你的專長才能得以提煉出來,之後才能走向成功。

約翰和羅麗是一對年輕夫婦,婚前,他們都是醫生,兩人一起開了一個小診所,在美國,這樣的診所可以讓兩人的生活無憂。而且,在診所裏,夫妻倆分別都能獨當一麵。所以診所開得有聲有色,日子過得很闊綽。

婚後,約翰和羅麗慢慢變得沒有以前那麼高興了,對自己的診所也感到厭惡了,整天麵對病人,整天都要按時上班,生活老是重複著。且兩人以前的興趣也不是當醫生,隻是讀完醫學院出來後,為了生活隻好開了家診所而已。於是兩人都說這樣活著沒勁。

於是一拍即合,打算把診所賣掉,決定拉讚助自駕車橫跨歐亞大陸,去遙遠的歐洲暢遊,過過有意思的生活。

約翰和羅麗的這些決定讓人想不明白,他當掉了自己的診所去旅遊這怪異的行為引起了當地媒體的注意,於是紛紛報道他們。

約翰和羅麗把自己的心聲說出來之後,竟然得到了意外的收獲——得到了很多人的讚同,並有大量讚助商要讚助約翰和羅麗。

最後,約翰和羅麗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旅遊代言人,並在最後自己開設了一家旅遊公司,並逐漸發展壯大。

案例中的主人翁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們的選擇,他們正確地選擇了他們喜歡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所以他們成功了。

很多人認為,有些東西我們沒法去為了興趣而服務,如果迫於生活的壓力,可以先做一份你並不喜歡做的事,通過這份工作,使你有一定基礎之後,再去做喜歡的事。

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因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一開始就選擇了你不喜歡做的事,最後你還需要花一大筆時間去從這件不喜歡的事裏麵跳出來,再跳進你喜歡的事裏麵,這已經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了,如果你還去做你不喜歡做的事,那麼你勢必會在短短的人生當中留下遺憾。

凡事都會有個切入點,當你找到這個切入點,慢慢去做,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並不困難,並非一定要立刻賺到錢你才能活下去。所以,我們沒必要因為生活而考慮做你不喜歡做的事,這樣反而讓你的生活更加糟糕,鬱悶。

心靈法典

每個人都向往自由,當然也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但生存是追求自由的基礎,而適者生存是其自然法則。人要快樂,就必須把追求自由與適應環境協調到一個最佳的位置,才能如魚得水。這是作為自然人與社會人的理想追求。那麼,怎麼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呢?

1.認識事物的真正價值

當你認識事物的真正價值之後,你會對事物產生好奇心,當這樣的好奇心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你會喜歡上一個事物。因為好奇產生了想去了解的欲望。

2.把事情做好,你就會喜歡上它

人們之所以不喜歡一件事情,是因為對那件事情沒有把握好,事情失敗了,就會對那件事情產生厭惡感。

而當你把某件事情做好後,你會因為你的成就感而喜歡上這件事情。這就是一個人做事越做越好,越好越想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