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有誌在四方,一腔熱血灑疆場。堪歎古今情難卻,半為紅顏半為郎!
這日正午,在京城石頭城,幾匹快馬正飛馳奔向皇宮,人們都議論紛紛,不知道哪方邊陲有什麼緊急奏報。眼下西北戰事正緊,西寧王爺正帶著皇二子也就是太子水澤,皇四子水溶皇五子水洵,還有神武將軍馮唐等諸多重將及朝廷二十萬大軍,西征已經近四個多月,聽說戰事十分慘烈,戰爭仍然還在進行。天子憂心,五月的端午節和前些天的中秋節,京城沒有往日的熱鬧,尤其有參加戰事的將士家裏,更是徹夜憂心難安。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可是朝廷的邸報,隻有兩次傳出關於西北戰事消息:一次是要朝廷急送良醫良藥前往西北,說是天氣熱,將士生病受傷較多;一是朝廷因急備軍餉糧草,缺少押送糧草的得力軍將,所以再從世家子弟及擅長武藝之人中選拔副將護送糧草到西北。
皇宮承德殿中,年近五十的天子水若陽正在細看剛才西北快馬送來的奏報。隻見他看了一會奏報,露出笑臉道:“西寧王和馮老將軍真是難得,終於有了好消息!戴權,你讓人把這兩份奏折消息登上邸報,讓京城上下分享這個好消息!”戴權聽了,領命出去。
卻說遠在西北和田的朝廷征西大軍,此時正在與挑唆回民作亂的羅刹強敵拚殺。太子水澤和北靜王水溶身先士卒,在敵陣中奮力拚殺,十分勇猛,眼見敵軍漸漸退卻,馮唐老將軍大喊道:“擒賊擒王,這次不乘勝追擊,更待何時!”太子水澤聽了,忙對身邊的水溶道:“溶弟,馮老將軍說得對,這是全殲滅敵人的好機會,當以此一搏!”水溶身邊的副將馮紫英也道:“太子說得對,現在我們士氣正高,一鼓作氣,定可以事半功倍!”水澤聽了,忙大喊一聲,率眾將士跟在馮老將軍身後,狠命追趕殘敵。那些羅刹軍將見天朝追兵緊,也回身拚殺。一時戰鼓陣陣,殺聲不斷,又是一場昏天昏地混戰。
在這場混戰中,皇五子水洵也在其中。本來這次西征天子水若陽並沒有讓水洵去,因為幾個長成的皇子中,皇長子水濤乃故去的穆貴妃所生,身子不很好,且正犯眼疾,不日還要前往封地鹹陽,所以沒有西征;皇二子也就是太子水澤與皇四子水溶是故去的董皇後所生,文武俱佳,水若陽知道這兩兄弟親厚,怕水澤有失,特令水溶一起西征;皇三子水沐乃田妃所生,正在府中養病;皇五子水洵是目前暫管理六宮的周貴妃所生,文武也通,雖然水洵的正妃將要臨盤,水洵卻自請要去西征,倒讓水若陽讚歎了一番。
水洵正領著身邊的將士要跟上馮唐及水澤水溶等前去拚殺,隻聽身邊的副將周奎道:“洵王爺,且聽我幾句話。”水洵勒住馬頭,忙問道:“周將軍,有什麼話快說!”周奎打馬近前水洵,伏在水洵耳邊說了幾句話,水洵聽了半響不語。周奎大聲道:“洵王爺,大敵當前,是揚我天朝神威的時候,聽我的絕對沒有錯,衝!”水洵聽了,猶豫了一下,當即夾馬領軍往前麵衝去。
卻說馮唐馮紫英水澤水溶幾個領著眾將士,在一個開闊地將敵軍已經團團圍住。忽然聽到西側喊殺聲不斷,一陣灰塵滾滾,隻見無數羅刹騎兵飛馬奔來。被圍住的敵兵看到援軍已到,勇氣大增。水澤和水溶見了,忙打馬前去迎敵。馮唐大喊道:“敵人援軍遠道而來,我們不用怕,他們不過是疲憊之師!”說罷已經衝了過去,馮紫英忙策馬跟上。一時兩軍對決,又是一場惡戰。
眾人正在惡戰,隻聽東邊殺聲又起,一時隻見征西大元帥西寧王爺手舞銀槍,領著護帥帳的兩萬精兵前來增援。眾將見西寧王爺親摔援兵前來,士氣大增,一時敵人紛紛潰退。水溶喊道:“澤哥,剛才馮老將軍說得對,擒賊擒王,我們將那個穿紅袍的主將解決了,不怕他們不投降!”水澤聽了道:“溶弟說得對,我們一起殺過去!”水溶忙道:“水安,柳芳,叫上馮紫英,我們一起衝過去!”
水澤水溶手持長槍,策馬砍殺,所到之處,敵軍紛紛倒下。那個紅袍敵將見水澤水溶直向自己衝來,情知不妙,由幾個副將護著往後退去。水澤水溶哪會放過這絕好機會,眼見無法脫身,那敵將隻好奮力一搏,領著幾個副將回馬迎戰。一時刀光劍影,殺聲不斷。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水溶和水澤將那滿身血跡的敵將擒住,讓柳芳和水安押著回走。水溶和水澤正要上馬,突然幾支冷箭飛來,水溶忙道:“澤哥小心!”一麵急忙揮槍擋住,水澤也忙拔劍相擋。馮紫英邊擋邊急道:“那邊有人在放冷箭,太子,王爺,你們快走。”正說著,擋在水澤前麵的水溶大叫一聲,手臂已經中了一箭。水澤身邊的夏守明忙也上前護著,柳芳和水安忙飛身上馬,往放冷箭的那邊奔去。馮紫英扶住水溶,見水溶左臂受傷,水溶臉色慘白,忙道:“王爺忍住,我幫你包紮!”水澤扶著水溶坐下。水溶忙忍住痛道:“澤哥,我沒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