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我雖不是自清穿文知道的胤禩,卻是自清穿文開始欣賞胤禩,開始試圖去了解他,了解那個三百年前的身影。可是,我所喜歡的,不單單是清穿文裏的胤禩,那太狹隘,也不會長久,我喜歡的,是曆史上的他,那個在這個世界曾真實存在的身影。
不是單單的喜歡,也不是單單的愛,那是一種不知明的情愫,使我願意用生命去為他付出。
畢竟,差了三百年,到了現在,能為他做的,隻有在我所能觸及的世界裏為他奉獻,讓八爺為更多人了解。讓八爺黨更強大。
是的,我是一個小女生,會有著一些虛無的幻想,誠然,我是對胤禩有著同情之感,而且,現在的我沒有權力去說“永遠”是真的,真的不會改變。還是那句話:那些虛無的幻想,與迷信無關,與信仰無關,我所需要的隻是一個理由,許自己一個期限,可以在等待中更堅定。
喜歡胤禩,並不隻因為他斯文儒雅,也不隻因為同情。有的時候,喜歡和愛是沒有明確原因理由的,我如果說原因理由,那種原因理由也一定是借口。愛不需要原因,更不需要理由。
前麵說了,我對胤禩的感情是不知名的,或許你可以理解為那甚至是一種心靈寄托(當然,我隻是說你可以這樣理解,沒說那就是)。所以,不管當年的他是否斯文儒雅,有或是心機深重,也有殘酷的一麵,我都愛他,既然愛他,欣賞他,那麼,我自然會往好的方麵想,去幻想當年的他是斯文儒雅的,是俊秀仁愛的。
我恨雍正,不隻是因為胤禩,在我知道胤禩之前就討厭他了。看的是高功頌德的片子,卻討厭他的虛偽,不管《雍正王朝》還是《李衛當官》,我都討厭雍正,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現在早已記不起原因。(當然,喜歡胤禩也不是因為討厭雍正,這兩者於我有著本質關係,卻不是直接關係)不管當年是否真的老四篡位,我都討厭他,恨他,所以寧願相信,想像他做的一切都是我所厭惡的。這裏隻說“我所厭惡”,沒有說“壞”,是因為,我們沒有權力說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個人有個人的標準,這世上沒有好壞,正邪之分,是因為這世上沒有客觀,是因為這世上每個人都在用主觀說話,所以人們自己無權說自己所說的是客觀。
至於說胤禩當了皇帝會怎樣,曆史沒有這樣安排,那麼我們也無從知道結果。所以一切都隻是人們自己的推斷,假設,所以,沒有客觀。既然我們都在用主觀想問題,為什麼不去想我們想要的結果呢?
至於成敗輸贏,誠然,胤禩自己埋下了禍根,他有責任,那麼康熙,雍正同樣有責任。是的,胤禩有錯,隻考慮了民心,忘了君心,那麼,我也可以說,是胤禩自認清者自清,而老四卻去討好康熙,是老四小人使暗箭,八爺為君子欲與其明鬥,卻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於是,八爺輸了。如若八爺遇到的不是那樣一個疑心過重的父親,或許曆史會有不同。可是,畢竟他生在那個時代,天要滅你輪回早已注定。
如我曾經說的,我不看重成敗,或許八爺也不看重,可這世上之人多是看重的。那麼我之所呼不公平,不僅對自己,也是對世人,我要以此喚起人們對八爺的關注。說我心機深重也好,說我圖謀不軌也罷,我是為了八爺才如此說,也無愧我心。
本來就是不公平!不管是他的失敗,還是他的生後名,都不公平!這世上本就沒有公平,也不可能存在公平。說不公平,不一定是因為太看重成敗,隻是對事情的一種看法,一種自我認知。
退一步說,看重成敗又如何?有幾個人能真正做到超乎自我超然灑脫?生命中最重要的可能不是成敗,可是,於很多人來說,成敗是重要的,是衡量自我水平的標準,是向別人證明自己的途徑。打個不甚貼切的比方,你可能討厭考試,可你不還希望考個好成績麼?
不到臨死那一刻,你永遠都不會理解將死之人想些什麼,況且,不一樣的人,臨死時想的也不一樣。當然,我是希望八爺看開了一切,也不去在乎成敗。可這並不代表所有八爺黨成員都不去在乎成敗,在乎公平與不公平。
此文僅反駁觀點,並非針對個人。現在大家都在說各自的觀點,我不過認為,既為八爺黨中人,請為八爺說話,沒有客觀。
還有,此文是給八爺黨人看的,若看文者為四爺黨,沒有必要發表看法。
當然我們要尊重曆史,畢竟是曆史塑造的八爺。可我們如今所共知的曆史,摻雜了太多勝利者的謊言,我們無從得知當年的一些真相。
不管當年的真相如何,我依舊摯愛八爺;無論我們各自持有什麼觀點,我們同樣為了八爺。
隔了三百年的遙遠距離,作為渺小的人,隻能觀望,無力穿越。
可這裏還有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共同緬懷三百年前那段逝去的曆史,那場華麗的悲劇,那段複雜詭譎的命運,那個讓我們聯係在一起的人,足以。
最後兩個字:隨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