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馬克思和燕妮的生活十分貧困,二人並沒有因貧困而抱怨生活,與之相反,他們以各自的愛互相支持對方的工作,燕妮以一個女人的溫情給予了馬克思無限的愛,使他在各種挫折中始終向著事業前進的方向邁進。
正是在燕妮的支持下,馬克思才成為了創立馬克思主義這一人類偉大理想的一代偉人。
有一句著名的諺語說:“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支持他的女人。”曆史名人之所以有偉大的成就,都歸功於妻子的鼓勵與支持。
孫中山革命的後期,他的第二任妻子宋慶齡女士給予他極大的幫助。有不少人這樣說過:如果宋慶齡在孫先生年輕時已經和他成為夫婦,孫中山會更有作為。
周恩來稱宋女士為“國之瑰寶”,而他的夫人鄧穎超更讚譽她為“人中之傑,女中之傑……比荷花更高潔,比青鬆更堅貞”。
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它使一個懦夫變成一個勇士,但有時也會使一個勇士變成一隻溫順的綿羊。
約瑟芬既不美麗也不算年輕,但她所值得驕傲的,是因為自己擁有一份極寶貴的資產,這資產卻不是每個女人都能擁有的——那就是,她懂得如何駕馭男人。
約瑟芬根本不認識拿破侖,如何才能見到他呢?
聰明的約瑟芬想出了一條妙計。她差遣她那12歲的兒子先去拿破侖那裏,問他是否擁有他死去的父親的一把刀。自然,拿破侖也是聰明人,他明白這突如其來的一問,一定有很深的主角,所以就答了一個“有”字。
第二天,約瑟芬滿臉淚痕地去見拿破侖,感謝他的美意。
這真使拿破侖深深感動。她坦率的行動,特有的風情,富有魅力的身姿,異乎常人的言談——她的一切,都令他迷戀、動情,他並且深信她的學識高過自己。
當約瑟芬請拿破侖吃茶點的時候,約瑟芬說:“我相信,在將來,你一定可以成為曆史上一位最偉大的將軍。”
在這句話的激勵下,拿破侖在新婚48小時後,便重返意大利前線指揮作戰。
雖然他的軍隊素質良莠不齊,且久戰疲憊,但在拿破侖“隻許前進,不準後退”的命令下,經過幾次激戰以後,竟獲得了最光榮的勝利。
這次勝利使得全歐洲的人,莫不驚服於拿破侖的軍事才能,並認為這一戰,是歐洲一千年來前所未有的激戰。拿破侖的威名,也就傳遍了全世界。
我們不否認拿破侖的軍事才能,但我們也不能否認正是在約瑟芬的激勵下,才使他的才能得到最大的發揮。
約瑟芬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女人,她深知如何去激發一個男人的巨大潛力,可以說她在婚姻上選擇了拿破侖,而拿破侖也選擇了約瑟芬,這種結合無疑是完美的。
當你選擇了另一半,就意味著對其感情和事業負責,你就要不斷激發其對生活的熱情和對事業的虔誠。當你選擇了對方,就要尊重、支持其事業,並舍得把更多的愛傾其一身,以成就其完成更高的目標。
瑪麗·居裏出生於多難的波蘭,是位羞怯、靦腆的女子。她因為發現新元素——釙和鐳,而成為世界上婦孺皆知的科學女傑。
她在巴黎大學攻讀物理及數學時一貧如洗,曾因饑餓而昏厥。她以傑出的科學成就兩次榮獲諾貝爾獎。第一次是1903年與丈夫一起獲物理學獎,第二次是1911年的化學獎。
到巴黎3年後,瑪麗結婚了。夫婿和她非常匹配,雖然他才35歲,但已是法國一流的科學家。
過了3年,居裏夫人著手準備提交博士論文,她決定把新發現的問題——鈾為何能放出輻射線?——作為她的題目。
皮耶·居裏停止了自己的實驗,幫助妻子共同研究這種新元素。終於,居裏夫人將這個放射性金屬命名為“鐳”。
居裏夫婦工作最大的動力是他們之間的“敬愛”——如果沒有這份感情,人類世界的醫學史與科學史要改寫了。
婚姻是心、身、靈與經濟的聯係……當一對夫婦心靈肉體一致,目標一致,舍得寬容彼此,這個無價的結合可以令他們飛向無限的高峰。
舍棄束縛幸福的“繩子”
幸福的婚姻是靠夫妻雙方滿足彼此的需要來維係的。當一方的需要不能在婚姻中得到照顧和滿足時,發展中的婚姻就容易觸礁。也許結婚前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婚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結婚後才發現相差太遠,於是感歎婚姻如圍城。雖然婚姻並不如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但它也並不可怕,隻要調節好自己的期望值,舍棄束縛幸福的“繩子”,就能坦然迎接婚姻中的風風雨雨。
要知道,你才是撐起自己的唯一,隻有你自己真正獨立強大起來,才能構造堅固的幸福堡壘。依靠別人給你幸福,難免會如沙灘蟻穴,狂風巨浪瀕臨時必將毀於一旦。如果你不能將自己撐起,別人也不可能一直將你撐起,因為任何力量都無法勝過自己內心的強大。所以,最保險的幸福就是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幸福寄托在自己身上。人生的幸福並非是由別人給予的,而是由自己定義並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