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團結一心,在合作中走向共贏 (2)(1 / 3)

第十五章 團結一心,在合作中走向共贏 (2)

美國的Real Networks公司曾經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訴訟,指控比爾·蓋茨的微軟公司違反反壟斷法,並要求其賠償10億美元。但在官司還沒有結束的情況下,Real Networks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格拉塞卻致電比爾·蓋茨,希望得到微軟的技術支持,以使自己的音樂文件能夠在網絡和便攜設備上播放。所有的人都認為比爾·蓋茨一定會拒絕他,但出人意料的是,比爾·蓋茨對他的提議表現出出奇的歡迎。他通過微軟的發言人表示,如果對方真的想要整合軟件的話,他將很有興趣合作。

眾所周知,微軟和蘋果兩大公司自20世紀80年代起就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約伯斯和比爾·蓋茨為爭奪個人計算機這一新興市場的控製權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到了90年代中期,微軟公司明顯占據了領先優勢,占領了約90%的市場份額,而蘋果公司則舉步維艱。但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是,1997年,微軟向蘋果公司投資1.5億美元,把蘋果公司從倒閉的邊緣拉了回來。2000年,微軟為蘋果推出Office 2001。自此,微軟與蘋果真正實現雙贏,他們的合作夥伴關係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常人不可理解的兩件事都發生在比爾·蓋茨身上,我想這絕對不是一個巧合。比爾·蓋茨的成功,源於很多因素,包括他對商機的把握,他天才的設計能力,但其中還包括他對他的敵人所采取的態度。

麵對敵人,一定要不屈不撓,咬緊牙關,迎麵而上,決不退縮———這似乎是共識。但明智的比爾·蓋茨選擇了另一種方式:站到敵人的身邊去,把敵人變成自己的朋友。

首先,當你決定打敗敵人的時候,敵人也想著打敗你。他既然能成為你的敵人,就一定跟你實力相當,不好對付。退一步來說,就算你曆盡艱辛終於將他打敗,可是誰能保證某天他就不會東山再起?到時候你又要提起十二分精神,積極備戰。

所以,最好的辦法不是打敗他,而是像比爾·蓋茨那樣,友好地站到敵人的身邊去,把他變成自己的朋友,實現雙贏。

商業史上還有這樣一件讓人津津樂道的事:在西方許多家庭的餐桌上,習慣於同時擺上美國“水晶杯”公司和“細瓷”公司生產的水晶玻璃高腳杯和細瓷餐具,它們都是高檔的名牌餐具。過去,這兩家公司因為是競爭對手,關係一直不好。可後來他們經過協商,決定聯合推銷。“水晶杯”公司利用細瓷餐具在日本市場的信譽,通過聯合銷售,將其產品打入日本等國;而“細瓷”公司則利用“水晶杯”50%的產品在美國銷售的優勢,使細瓷餐具占領了美國家庭與飯店的餐桌。結果,聯合推銷使雙方相得益彰,兩家的銷售額均大幅提高。

這讓我不禁想起約翰·列儂的故事。1957年,當時還默默無名的約翰·列儂在一次小型演出中認識了15歲的保羅·麥卡特尼。演出結束後,保羅批評約翰唱得不對,吉他也彈得不好,約翰很不服氣。於是保羅用左手彈了一段漂亮的吉他,向約翰展示了他的天才,而且他能記住所有的歌詞,這讓約翰大為驚訝。約翰想,與其讓這小子成為自己將來的敵人,還不如現在就邀他入團。就在這天,20世紀最成功的音樂搭檔誕生了,約翰和保羅攜手合作,組建了“披頭士”樂隊。這支樂隊後來風靡全球,成為世界曆史上影響深遠的樂隊。

聰明的列儂比比爾·蓋茨更有遠見:在敵人還未成為敵人之前,快步上前,站到他的身邊,把他變成自己的朋友。

感悟:

把敵人變成朋友,需要寬容的心胸,需要智慧與遠見卓識。多一個朋友,遠遠比多一個敵人更讓我們生活愜意。現代上班族,辦公室裏的同事,既是你的合作夥伴,又是你的競爭對手。同在一屋簷下,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升職、加薪等利益方麵的問題。那麼,身處競爭的職場中,怎樣才能擺脫對手的暗箭,不受他們的傷害,又怎樣與之相處呢?

“愛你的敵人”,這是耶穌基督對人類的訓誡之一。但是,一般人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通常,絕大部分人在和對手麵對麵接觸時,都會有“必先除之而後快”的衝動。如果自己的力量比不上對方時或者是其他條件尚不具備,人們也會向對方表示挑釁或者不屑一顧,一個鄙視的眼神,或者說一些帶有諷刺意味的話,讓對方感到不舒服。作為員工一定不要這樣,否則就會使自己陷於不利境地。你在與同事相處時,要遵循君子之交的原則,學會一些與人交往的伸縮技巧,與他們和平共處。這樣對手在你的感化下也會大方行事,由開始的對手走向共贏的合作之路,你的事業。你的“雙贏牌”蛋糕也就會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