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美國,沃特在安頓好娜塔莎和讓?雷諾以後,便到迪士尼,找到羅伯特,詢問宣傳進度。
《龍爭虎鬥》的第一支剪輯預告片已經投放出去,畢竟是在《今夜秀》的現場插播的廣告,收看到的人流非常多,並且這是一部已經在歐洲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證明過自己的電影,再加上李小龍這一次以好萊塢的商業劇情為標準的電影拍攝,種種原因,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度。
隻是,電影反饋回來的消息,卻是有兩極分化的趨勢,有喜愛電影預告片的,十分讚美這部電影剪輯片上令人難忘的功夫魅力。
也有不喜愛者,極度批評電影預告片簡單粗暴,裏麵內容不符合孩子兒童觀看,甚至有人直接質疑亞裔為主角的電影,怎麼能在美國的黃金強檔的脫口秀上廣告。
基本上,根據最終的調查,喜愛的人多數都是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對於電影預告片裏的李小龍的動作十分向往。
據說,在《龍爭虎鬥》在柏林獲獎以後,名聲傳到美國,配合著《今夜秀》的廣告。美國的錄像帶店中,有很多店鋪因為缺貨李小龍的前幾部電影,而被沒有買到錄像帶的家夥看不起。
而那些不喜愛的,卻極其貶低電影,根據市場部報告,他們多數都是評論家。恐怕對於他們而言,見到黃種人在美國這麼火,心裏十分不平衡,就像後世的無腦粉和無腦黑一樣,根本不會認真看作品質量,隻是被收買或者地域歧視,極其製止而已。
仔細想想的話就會知道人們有這種反應其實並不奇怪,歸根到底年輕人即使有著洗腦教育的緣故。可是對於明星而言,年輕人真正喜愛上了,就是對方十惡不赦,一堆腦殘粉都會天不怕地不怕為他們洗地,各個地方都是如此。
因此,這些年輕人和那些帶有某種其他目的的評論家不同,他們的所作出的評論,多數還是對電影的正麵期待,倒是讓迪士尼那些原本就對沃特簽下不對等協議的一眾人員鬆了口氣。
隻是,那些評論家的電影評論,終歸代表輿論主流,他們發表在報紙媒體,不斷帶歪節奏,也很麻煩。這事情就像後世還沒上映,就被人在網上刷了惡評,惡意降低電影口碑,影響票房預售一樣,非常厲害,沃特如何不想辦法彌補的話,最終的結果便是很多沒有看過電影的觀眾,最終即使電影上映也會徹底取消自己看電影的打算。
這還真是個問題,看來李小龍的亞裔外形,還是讓某些人不滿了……了解到《龍爭虎鬥》所麵臨情況的沃特喃喃自語,他的辦公桌上有著莫莉準備好的一堆不利評論的報紙,匆匆翻開幾張,都不是非常有利的評論。
“我們很想知道迪士尼自從拍了《美國風情畫》後,在真人電影上嚐了甜頭,就非常偏愛小投資大回報的電影,隻是很明顯,這支預告片裏,卻是處處透露著一種失敗的動作片氣息,特別對方還讓布魯斯?李指導,我不知道那個隻會截拳道這種武術功夫的家夥,真的會使用攝像機嗎?”《洛杉磯時報》上,某個有些名氣的影評人所說的話就是這麼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