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一日通元(1 / 2)

修行一途,千難萬險,不同境界之間,往往天差地別,是以每進一境,都是艱難無比,修行門中,據因種種,分境界為:築體(四元)境、通元、凝丹,窺玄,神妄,洞玄,入虛,知命,歸寂,這九重境界統稱為九常境,常境之上還有上境種種。常境境界高深,不僅壽澤綿長,而且法力超玄,明悟諸般玄妙,一窺天地大道。至於上境,近於傳說,如仙靈,似上神,無上妙法,難以言喻。修行之人,多如漫天星辰,一代又一代,前赴後繼,上下求索,以期進境,往往越是往上,越覺天道威嚴,高處不勝寒,然而人心之念生幻如電,一念生愛,一念生怨,一念正道,一念幻滅,永無停止。

即便有無數人倒下,依然會有更多的無數走下去,生生不息,修行不止。

......

這一年的冬天,一如往常,寒冷卻也安然,變的更多的,反而是人。墨羽盤膝坐在墨竹林一丈深處,昔日隻能爬著進出一步遠的小小孩童,現今已能隻身出入一丈深淺,這墨竹林,天地玄氣極為濃鬱,越是深處,越是濃鬱,近乎粘稠。;這滄海歸玄經,乃修行中高深法門,晦澀深奧,兩個月來,自己不辭日夜,用心參悟滄海歸元經,對照兩位師祖校注,加上先生仔細答疑解惑,才勉強找到門徑,他哪裏知道先生本意是讓入門艱難,打牢基礎遠比浮躁突進重要的多,雖然修行玄氣的法門眾多,而先生所藏自然是精妙無比的。

這門功法與尋常法門大相徑庭,以虛無為本,以養氣為宗。尋常功法講究如何擴張經脈,加快吸收和煉化玄氣速度,主旨是如何快速化而用之,而蒼歸一書主張修一己真陽之炁,以接天地玄陽之炁;盜天地虛無之機,以補我玄炁之真機。修道極致處,教人無所有,無所為,無所執,虛之極而無之極,從而上不見天,下不見地,內不見我,外不見人,一無所見,則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與天地,似契似離,天地玄氣,為我之氣,我身之力,融於天地。

墨羽雖知入門艱難,心下卻也隱隱感到此法修行玄妙,棲月峰上又有墨竹林修行絕佳之地,這些時日倒也順利。此刻,墨羽坐在墨竹林內,前些日子下了場大雪,外麵的草地上,山石旁,堆積著厚厚的積雪,墨竹林上卻是纖雪不沾,一如既往清秀挺拔,灑然而立。墨羽雙目微閉,英華內斂,雙手交互,捏著一印法決,這一坐已經快十二個時辰了,自讀滄海歸玄經以來,日日深思,自昨日此時,隱隱有所感悟,眼前似乎有一層薄薄的紙,遮住了前方的景物,朦朦朧朧,若即若離,而那一層紙後,實有一處風景獨好的天地,無限風光,映就一個模糊的影子在那紙上,隻待破出。墨羽有所感,盤膝在竹林處,融身林中,漸漸,無我無相,真心自在。

凜寒的冬風,攜著南方的偶然的氣息,拂過林間,一陣颯颯風響,千株萬葉,沙沙聲起,一片狹長的竹葉,偶然從高高的枝上,飄落下來,在林海之中猶如一小小扁舟,飄飄蕩蕩,晃悠悠的穿過橫斜的枝幹,穿過濃密的葉簾,撥開他額前微垂的發際,落在了他清秀的眉間,無聲無息......

他身周忽然有一圈難以覺察的波動,快速的在竹林間消散了,身周的一圈竹子,瑟瑟的搖晃了起來,。墨羽緩緩睜開眼,收了手印,低頭看著雙手,明顯的感到丹田氣海處,生機勃發,,一股濃鬱的玄氣充盈其中,氣流滾滾,玄氣沿著周身經脈,有序的遊走,所過之處,微有暖意,一陣舒爽。

想必這就是吸納玄氣,心意一動,左手信手揮出,一股無形之力,衝了出去,身前竹子,陡然彎起,又啪的一聲,彈了回來。墨羽站起身來,心下歡喜,不想有如此力道。

遠處飛瀑之下,先生負手,望著遠天,嘴巴不住的咕噥著,墨三站在旁邊,手裏端著盤子,盤子裏是洗的幹淨的雪梨,

“一日通元,嘿,這小子也真是憋的久了。”先生臉上微帶笑意,吐了梨核,笑著說道:“修行界常有百日築基之說,往往達到築體九元境,尋常人都是百日滿境,至於通元,就更不用說了,常人之姿怕得三年,上人之姿,少了也得半年,這小子破築體七日,入通元竟是短短一日,看來前麵九年的積累和修行,倒沒有枉費,也算是厚積薄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