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快樂DIY(2)(1 / 3)

有一位年輕的女士,她似乎每天都有不順的事發生,周圍的人都認為她有問題,她本人也這麼認為。事實上,是她自己認為問題不可克服,成功永不可獲得。因此,當你感覺、實踐和想像你是一個成功者,那麼你就將成為一個成功者。反之,當你感覺、實踐和想像你是一個失敗者,那麼你就將成為一個失敗者,生活得更加不快樂。自我形象非常重要。你怎樣看待自己,別人就會怎樣看待你。

欣賞自己即愛自己,就是接受現在的你,意識到你是獨一無二的。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像你。你擁有獨特的天賦,也能向世界奉獻你獨有的才能。

我們多數人在小時候都接受過這樣的教育,自我意識強意味著自負、驕傲。其實,自我意識強隻是欣賞自我而已。不幸的是,許多人被生活中的負麵影響拖垮,他們的自我被踐踏和窒息,隻為別人的快樂而活著。當你欣賞自我的時候,你就能多為自己著想,多照顧自己,你的態度也將和旁人不一樣。

每個人都有過傷心、遺憾和困苦的經曆,但你可以選擇:是讓過去的經曆繼續主宰你呢,還是把它們當作促你發憤向上的動力?答案當然是後者。因此,學會欣賞自我,如果你把自己當作一個快樂的人看待,別人也會把你當快樂的人看待。

再苦也要樂一樂

利用有意識的動作來改變我們的心情,利用心情來改變我們的行為,這是幫助我們度過生活中困難時刻的有用方法。如果我們能記住這句格言並遵照它去做,我們就能獲得更充實、更快樂的人生。

多年來,心理學家都認為,除非人們能改變自己的情緒,否則通常不會改變行為。我們常常逗眼淚汪汪的孩子說“笑一笑呀”,結果孩子勉強地笑了笑之後,跟著就真的開心起來了。

有一天,一位年輕的經理感到非常不快樂。他通常應付情緒低落的辦法是避不見人,直到這種心情消散為止。但這天他要和上司舉行重要會議,所以決定裝出一副快樂的表情。他在會議上笑容可掬,談笑風生,裝成心情愉快而又和藹可親。令他驚奇的是,他不久就發現自己不再抑鬱不振了。

這個年輕人並不知道,他無意中采用了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原理:裝作有某種心情,往往能幫助我們真的獲得這種感受——在困境中有自信,在事情不如意時較為快樂。

情緒改變導致行為改變。心理學家們的最新實驗表明,一個人老是想像自己進入某種情境,感受某種情緒,結果這種情緒十之八九真會到來。一個故意裝作憤怒的實驗者,由於“角色”的影響,他的心搏率和體溫會上升。心理研究的這個新發現可以幫助我們有效地擺脫壞心情,其辦法就是“心臨美境”。

例如,一個人在煩惱的時候,可以多回憶愉快的時候,還可以用微笑來激勵自己。當然,笑要真笑,要盡量多想快樂的事情。高聲朗讀也有幫助,隻是讀書時要有表情,且要選擇能振奮精神的作品而非憂鬱之作。

充分運用你的幽默

使人歡笑,使人快樂,做愉快的事,說愉快的話,充分運用你的幽默,你就會把這歡樂散布到四周。

人的一生,誰都難免會有失誤,誰身上都難免會有缺陷,誰都難免會遇上尷尬的處境。有的人喜歡遮遮掩掩,有的人喜歡辯解。其實越是遮遮掩掩,心理越是失衡;越是辯解,卻會越辯越醜,越描越黑,最佳的辦法是充分運用你的幽默,“盡付笑談中”。

美國著名演說家羅伯特,頭禿得很厲害,在他頭頂上很難找到幾根頭發。在他過60歲生日那天,有許多朋友來給他慶賀生日,妻子悄悄地勸他戴頂帽子。羅伯特卻大聲說:“我的夫人勸我今天戴頂帽子,可是你們不知道光著禿頭有多好,我是第一個知道下雨的人!”這句嘲笑自己的話,一下子使聚會的氣氛變得輕鬆起來。

大家都知道林肯長相醜陋,可他不但不忌諱這一點,相反,他常常詼諧地拿自己的長相開玩笑。在競選總統時,他的對手攻擊他兩麵三刀,搞陰謀詭計。林肯聽了指著自己的臉說:“讓公眾來評判吧,如果我還有另一張臉的話,我會用現在這一張嗎?”還有一次,一個反對林肯的議員,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問:“聽說總統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設計者?”“不錯,先生。”林肯點點頭說,“不過我不明白,一個成功的自我設計者,怎麼會把自己設計成這副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