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的失敗並未使他氣餒。兩年後,他再次競選美國參議員,仍然失敗了。
林肯一生經曆了11次重大事件,隻成功了兩次,其他都以失敗而告終。但他始終沒有停止追求。1860年,林肯終於當選美國總統。
百折不撓、屢敗屢戰的才是勇者。跌倒了爬起來,你的力量也在一次次的跌倒和爬起中不斷增長。頑強忍耐者定能走過大風大浪,最終成就大事。很多年輕人有著聰慧的頭腦和超人的才華,卻一事無成,問題就出在他們沒有堅持到底的堅韌品質。遇到困難了就退縮,失敗了就絕望,跌倒了就再也爬不起來。隻有像西點人那樣,以“積極的心態和頑強的努力”麵對一切困難與失敗,你才能戰勝一切,走向成功。
課堂啟示:直麵失敗才是真勇敢
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區別就在於前者勇敢地麵對一切,冷靜地分析得失教訓,滿懷信心地積蓄力量,一次次地東山再起。相反,那些失敗者遭受幾次挫折後便開始沉淪了,卻忘了問一下自己:這是我遇到過的最棘手的問題嗎?我的困難和別人的比起來真的是最大的嗎?其實,大多數失敗者隻是局限在自己的小世界裏,被自己嚇倒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當我們遭受失敗的時候,隻有鼓起勇氣大膽迎上去才能走出失敗的陰影,迎接成功的到來。
行動指南: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
工作中遇到挫折、遭遇失敗,都是難免的。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被失敗給打垮了,忘了尋找失敗的根源,忘了在跌倒的地方站立起來。許多人成功,並非由於運氣奇佳,而是他們遭遇失敗時,從不氣餒,勇敢地麵對一切。
一天夜裏,一場雷電引發的山火燒毀了美麗的“萬木莊園”,這座莊園的主人邁克陷入了一籌莫展中。麵對如此大的打擊,他痛苦萬分,閉門不出,茶飯不思。
轉眼間,一個多月過去了,年過古稀的外祖母見他還陷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就意味深長地對他說:“孩子,莊園變成了廢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澤,一天一天地老去。一雙老去的眼睛,怎麼能看得見希望呢?”
在外祖母的勸說下,邁克決定出去轉轉。他一個人走出莊園,漫無目的地閑逛。在一條街道的拐彎處,他看到一家店鋪門前人頭攢動。原來是一些家庭主婦正在排隊購買木炭。那一塊塊躺在紙箱裏的木炭讓邁克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線希望,急忙興衝衝地跑回家。
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裏,邁克雇了幾名燒炭工,將莊園裏燒焦的樹木加工成優質的木炭,然後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經銷店裏。
很快,木炭就被搶購一空,他因此得到了一筆不菲的收入。他用這筆收入購買了一大批新樹苗,一個新的莊園初具規模了。
幾年以後,“萬木莊園”再度綠意盎然。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經說:“你要成功,就要忍受一次次的失敗。”英國的索冉也說過:“失敗不該成為頹喪、失誌的原因,應該成為新鮮的刺激。”我們應該像執著的愛迪生一樣,每遭遇一次失敗,便為收獲一次經驗而欣喜,然後繼續尋找成功的方法,而不是垂頭喪氣、怨天尤人。要知道,成功的天使總是愛那些樂觀、執著的家夥多一些。
1958年,有一個叫富蘭克·卡納利的人,在自家的雜貨店對麵開了一個比薩餅屋,為的是籌措自己上大學的學費。沒想到的是,19年後,他的比薩餅屋已經在各國開到了3100家,成了一個跨國連鎖企業,總價值達到3億多美元。這個連鎖店就是赫赫有名的必勝客。
若幹年後,卡納利在回顧他的連鎖店是如何發展起來時說:“你必須學習失敗。”他說:“我做過的行業不下50種,這中間隻有15種做得還算不錯,表示我有30%的成功率。你必須出擊,尤其是在失敗之後更要出擊。你根本不能確定你什麼時候會成功,所以你必須先學會失敗。”
“先學會失敗”,並不是說你在屢戰屢敗後去屢敗屢戰,而是要從失敗中找出可以借鑒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