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在這姹紫嫣紅、百花爭豔的季節,長篇小說《鮮花為誰開》美麗綻放了。這朵來自草原的豔紅的山丹,帶著露珠,散著馥鬱,必將受到文藝界的注目和廣大讀者的青睞。
在《鮮花為誰開》這部小說裏,作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城市青年男女的光輝形象。塑造了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開拓創新的領導幹部、勤奮讀書的莘莘學子以及熱心資助文教事業的企業經理人。
作品開篇不久就隆重推出了一位舍己救人的青年王榮,雖然著墨不多,但是通過王榮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阻擋了山上滾落的巨石而保護了一名素不相識的女學生的事跡,展示了新時期教師崇高的獻身精神,也為全書故事發展定下一個壯美的基調,為主人公林玉媛優秀品格的形成提供了合理的、堅實的基礎。
林玉媛是作品著力刻畫的小說主人公之一。她從小冰雪聰明,有藝術天賦,夢想長大後能夠成為歌舞明星,但是,王榮老師舍身救她的壯舉,使她的心靈受到極大震撼,她決心以英雄為榜樣,矢誌不渝地獻身於“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她誌願從北京回到艱苦的農村中學任教。她既重視教書,又重視育人,不僅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而且還重視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她在舞廳中救女生,在網吧中救男生,資助貴州山區女孩,湖水中救王麗等,無不突顯出她的高尚品格。
在《鮮花為誰開》中作者把主人公林玉媛放在矛盾衝突中,突出表現人物性格特征,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林玉媛和孟姍姍的矛盾衝突中,林玉媛麵對孟姍姍的種種誤會,忍受了孟姍姍的冷嘲熱諷,孟姍姍甚至往她身上潑菜湯。但是,林玉媛依然不計前嫌地幫助她感化她,使她和李永巍重歸於好。
在林玉媛和王富安的尖銳矛盾衝突中,林玉媛敢於堅持原則。她帶頭抵製王富安向師生兜售劣質輔導材料。在她受到王富安誣陷被上級通報批評後,她能坦然麵對。在遭受王富安唆使刁胡子綁架她後,她臨危不懼,勇敢機智地和敵人進行抗爭。在這些矛盾衝突中,揭示了林玉媛至純至美的心靈,也充分展現了作品精巧的藝術構思。
孟姍姍也是塑造得十分成功的藝術典型。她鍾愛於李永巍,愛得十分投入,未結婚就把女兒身給了他。在林玉媛到了烏蘭市楊柳中學後,李永巍見異思遷,孟姍姍由愛生恨,致使大頭打了李永巍。李永巍和孟姍姍和好,是由於林玉媛和江楓紅盡心盡力從中斡旋的結果。
作品對孟姍姍敢愛敢恨的性格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描繪。她不屈服於母親的壓力,毅然決然地離開在上海“看病”的母親,提前返回學校,她不屈服於母親的壓力,把和李永巍的愛情進行到底。
《鮮花為誰開》描繪了不少性格各異的人物形象。性格灑脫的江楓紅,事業性強的李永巍,沉穩幹練的女校長叢萍,熱心資助教育的企業家徐軍等。通過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現了我國改革開放時期現實生活的生動畫卷。
作者對反麵人物的刻畫也頗具匠心。如烏蘭市楊柳中學的教導主任王富安,從對權力、金錢的欲望而發展到勾結社會黑惡勢力為非作歹。作品對他的好色貪財、渴望權力等醜行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在《鮮花為誰開》這部作品中,作者以貼近真實生活的事件編織了情節發展的多條線,林玉媛和王雪峰從同學到情侶的線;林玉媛和孟姍姍從矛盾到化解矛盾的線;孟姍姍和李永巍從好友到矛盾到結婚的線;林玉媛和王富安矛盾衝突的線等。這些情節發展的線和大量貼近生活的細節,巧妙地揭示出人世滄桑,也推進了小說故事的發展。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在《鮮花為誰開》這部小說裏,讀者讀到的文學是冼煉的、精彩的、新鮮的和別致的,字裏行間飽含著濃鬱的生活氣息,飽含著發人深省的哲理,飽含著詩一樣的意境和韻味。
小說是用“心”寫出來的,小說也要用“心”去讀,願我們一起像感受七彩陽光那樣,走進明麗、溫暖、愉悅的小說世界,去體會作品中經過采集、釀造和凝聚的藝術典型形象,讓我們以“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的姿態,一起投入到豔陽高照、詩情如海的現實生活中,去熱烈地擁抱美好的愛情、友誼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