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餘孽(1 / 2)

漢末晉初,青城山麓。

時近深秋,空山細雨過後,大片薄霧輕紗般籠罩山間,靜緩浮動。溪澗有清水細細流淌,泉聲清幽,偶有一兩聲鳥鳴,更增清冷靜謐。

山穀中一處茅屋忽然“吱呀”一聲打開了木門,走出一位老者。老者頭發花白,麵容蒼老,布衣芒鞋,一雙眼睛卻是湛然有神,也看不出多大年紀。

老者徑自走向屋後空地,收拾柴禾生火燒水,盛水的器具卻是個成人高矮的巨大瓦罐,罐身用土坯砌築立於地麵,罐底被煙火熏染漆黑,顯然是用了很久。罐旁搭了個坡台,以便上水換水。老者手提兩隻大木桶奔行來去,間或往罐中投入各式藥材,舉重若輕,矯捷靈便,遠非常人所能及。

忙碌了一陣子,罐中水漸漸騰起熱氣,藥香濃烈。老者伸手試了試水溫,便扭頭望向遠處一片竹林,大聲喊道:“逸兒!時辰到啦!”

幾隻棲鳥撲棱棱驚起,竹林深處突然一陣枝搖葉曳,緊接著便如水波一般蕩漾開來。一道青影箭也似的從林中筆直穿梭而來,奔到罐下站定,卻是一個十四五歲的青衫少年,額角微微見汗,望向老者笑道:“今兒又來煮紅燒肉啦。勞累平伯了!”

喚作平伯的老者微微一笑,說道:“逸兒,你的‘九轉灌脈淬體經’已經練了快五年了吧,天天熬煮,這些年也真是吃得苦了。咱們帶出來的藥草、這附近山裏的藥材,也都快耗光了。好在你即將功成,三脈七輪俱已淬礪堅實,我估摸著最多再過三五個月,就可以……”

少年本來笑嘻嘻的,待聽到“三五個月”時,登時苦了臉,搶道:“平伯,不用再那麼久了罷。近日我老是感覺關元、氣海主脈盈實,眉間輪真炁鼓蕩,正是‘淬體經’中所言功德圓滿的跡象!我尋思不如這兩天練完就收功罷……”

平伯心知他是故意胡扯,佯怒道:“住口!逸兒,切不可懶散!如今朝野擾亂,江湖險惡,偌大一個郭家,就隻剩你這一根獨苗!就你現在這點兒本事,都經不住人家一根指頭摁一下!昔年大將軍臨終托孤,囑托老朽……”

少年頗感無奈,卻也不敢再嬉笑,伸手拽了拽自己的鼻子,飛快地褪去外衫,不等平伯把話說完,就撲通一聲跳進了熱氣騰騰的大瓦罐裏,在藥湯中盤腿坐定,僅隻露出個腦袋,閉目行功。

這“九轉灌脈淬體經”卻是道家正宗的煉體法門。道家修煉,煉體、煉氣,修法、修道,林林總總,俱從煉體養氣起始。煉體便是錘煉肉身,法門萬千,路數各異,難易有別,功力精深自然頗有高下。“九轉灌脈淬體經”據聞傳自某位三清老祖,功法運轉行使並不特別艱深晦澀,難的是需要修煉者自幼時起、筋骨未長成時,日日以專門配製的珍稀藥材加以熬煉,且湯水近沸熱力驚人,孩童全身入湯,每天承受兩個時辰肉身煎熬之苦。左脈、中脈、右脈三脈,底輪、臍輪、太陽輪等七輪,依次淬煉,藥力逐步透入經脈,九九八十一日為一個小周天,行功煉足三七之數,即二十一個周天之後,方可謂略有小成。

當下平伯開始專心料理柴火水溫。過不多時,平伯突然眉峰蹙起,扭頭遠望,側耳凝神傾聽。

淬體煉身極忌滋擾,是以數年前老少二人外出避難時,專門在青城山尋了這麼一處人跡罕至的地方結廬隱居。為防止山農野獸誤闖,平伯還專門在外圍布置了幾處幻陣,遮掩形跡。但此刻遠處傳來的聲響動靜頗大,呼喝叱嚷,兵刃鏗鳴,顯然動手的修士功力較高,絕不是幾個小小的陣法能擋得住的。

平伯心下暗急,又不願舍了少年前去查看,隻得耐住性子細聽。

又過了一頓飯功夫,遠處複歸寂靜。驟然間一聲長嘯由遠及近,迅捷無倫地裹著一團灰影,頃刻便來到了老少二人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