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初他在片場發現了還在跑龍套的陳嘉瑤,並早早預約了新戲,和陳嘉瑤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關係。
王金覺得陳嘉瑤就是一個奇人,拍電影不說,才一年的時候,影後和票房二者兼得,更是讓邵氏視為救星。
還有她的小說,算來她也是名家了,或許比不上老牌作家,可是憑著她在娛樂圈的名氣,雙管齊下,她的書迷可比那些老牌作家多了無數倍。可以說,現在明報簽約作家中,除了封閉的金庸,就屬陳嘉瑤的書迷最多了,陳嘉瑤每次的稿子,已經能夠保證明報的銷量,明報現在就是陳嘉瑤的友君,這一年多來,陳嘉瑤遇上不少輿論難題,明報始終站在陳嘉瑤這邊號稱以客觀事實看待問題。這樣或多或少,確定陳嘉瑤在明報的地位。
更重要的,王金在意她對無線電視台的貢獻,瞧著她一個個節目策劃和商業,王金就有些火熱,這讓他更加相信陳嘉瑤的商業眼光,如果陳嘉瑤去買股票開公司,王金絕對會保證自己跟著去摻上一腳,他怎麼跟在身後總能喝點湯吧!
“沒有!你問這個做什麼?”陳嘉瑤似笑非笑的說道。
王金失望了,隨後也沒掩藏自己的目的:“我這不是想提前當監製,早點賺錢唄,你若是炒股我也可以跟著多買幾股!”
陳嘉瑤笑道:“你以為我那四百萬是炒股出來的?”
王金搖搖頭,算算,陳嘉瑤應該也能從電視台獲得這些資金,陳嘉瑤簽的合約,他是聽他老豆說過,相當寬鬆,也不是月薪製,而節目策劃的版權資金,更是一大筆。
“我覺得你挺有商業眼光的,所以……嘿嘿!”
陳嘉瑤一聽到是沉吟起來,她的確不關係經濟上的事情,但是鬧得很大的經濟危機還是聽說過……不過也隻聽說過,並不確定,她皺起眉頭,然後甩出了念頭。
她沒研究過經濟危機課題,利用危機賺錢不一定能成功,還是不要去參合,到了經濟危機要爆發時,那時她如果有公司,會好好注意的,現在……還早著。
“股市就像賭場,少去為好!”
王金有些尷尬,賭場他也常去的,不過數目不大,玩玩而已。
“不說這個了,《秋天的童話》是什麼電影?沒確定導演,讓我來怎麼樣?”王金自告奮勇,500萬投資啊,很不錯了,他還沒拍過500萬投資的電影呢!
陳嘉瑤笑道:“文藝片,很純情的文藝片!”
王金一聽,頗為失望,文藝片不適合他,很純情的文藝片更不適合他。
“那你想找誰?”
陳嘉瑤憂慮道:“電影很細膩,我一開始想許安華,不過她去英國了,你有什麼介紹的適合拍這一類型的導演沒有?”
其實,陳嘉瑤想過張一謀,他的風格離這部片子的主旋律相差不遠,隻是他現在還沒有經驗,又是內地的,現在風聲緊,陳嘉瑤再也沒考慮。
王金想了想,說道:“阿瑤,你可以考慮一下台島的!”
陳嘉瑤點了點頭,她這兩天將香江導演翻了一遍,沒找到屬意的,有些人很熟悉,現在還沒長成,比如爾東升,現在還隻是一個演員,導演更是沒接觸過。
台島,無疑有那麼兩位適合,而且如果找台島導演拍,入主金馬獎更容易獲得認同一些。
“再說吧,時間上還來得及,發哥的片約都排在了九月後!”
“不過阿瑤,你真有信心票房大賣,還超過2000萬?”
陳嘉瑤不禁失笑:“我和發哥打賭說著玩的,我又不是神,怎麼可能在電影還沒開拍就能預測到文藝片的票房。這麼說,隻是為了宣傳還有給自己信心而已!”
王金笑了:“你不怕到時沒達到2000萬,媒體記者集體唱衰?”
陳嘉瑤攤開手,無所謂的搖搖頭說:“沒達到再說,現在還遠著!其實,媒體怎麼說隨他們,我隻是拍了自己想拍的電影,管電影是大賣還是撲街,好片還是爛片,甚至是文藝片還是商業片。更何況,電影票房不一定達不到2000萬。”
王金不禁為陳嘉瑤的心態叫好,要是他,絕對沒這麼好的心境。
看到此時的陳嘉瑤,王金發覺自己白長陳嘉瑤近十歲。
因此這時候,他在心裏留下一顆種子。
他卻不知道,日後他速度拍出大量大賣的商業片和風月片,被香江媒體和觀眾指責沒營養、爛片之王的他,一想到陳嘉瑤這翻話,便不再當一回事,繼續拍自己想拍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