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動物進化的最新發現和成果(2 / 3)

重要的曆史地質事件,如白令陸橋的消失與重建、青藏高原的隆起等對鬆鼠科動物產生重大的影響。

上新世中期的海侵事件使得白令陸橋淹沒,阻斷了鬆鼠類群的遷移交流。但上新世中後期,白令陸橋再次形成,其植被類型已成草原為主,為地棲鬆鼠的擴散提供了理想通道。

青藏高原的隆起,主要是通過改變局部氣候和植被類型而間接產生影響。複雜的青藏高原—亞洲季風體係的綜合作用造成的降水差異,可能是導致或促進歐亞內陸幹旱的主要原因。森林匱乏的幹旱環境促使很多鬆鼠類群發生了大規模、短時期的迅速遷移,歐洲東南部和中國南部因在中新世晚期依舊保留了森林植被,成為了許多樹棲動物的臨時避難所。

人類的起源

人類起源從來都是學者和大眾關心的話題,我們從哪來?牽動著無數人的想象。人類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 400~800萬年前。隨著化石挖掘的深入,不斷找到新的化石證據。分子生物學手段的運用,使人類起源的線索會越來越明晰。

2013年9月8日,據新華網、人民網等多家政府官方媒體報道,在雲南昭通發現了距今600萬年的幼年古猿類頭骨,頭骨非常完整,一個含腦內膜的麵骨,眼眶、吻部等保存完好,乳齒和恒齒同時保存。

雲南有關政府部門為此召開了新聞發布會。

人類起源的幾個階段包括:

第一階段:古猿(1 400萬~800萬年前)第二階段:能人階段南猿(400萬~190萬年前)第三階段:直立人階段猿人(170萬~20萬年前)如:元謀人(170萬年),北京猿人(早期智人70萬年),山頂洞人(20萬年)、柳江人(晚期智人3萬~5萬年)第四階段:現代人不斷發現的化石彌補了前三個階段的證據。

北京房山周口店一度很聞名,那是因為周口店發現了距今70多萬年的北京猿人的頭蓋骨,遺憾的是在抗日戰爭的顛簸流離時期,北京猿人的頭蓋骨遺失了,成為永久的謎。

1965年,我國學者到雲南元謀上那蚌村附近尋找化石,在一位牧牛老人指點下,他們來到蚌村以西約1千米的山溝裏尋找化石。下午5點鍾時,他們在一個土包下發現了雲南馬的化石,接著又發現了兩顆人類的門齒,隨後在牙齒發掘地發掘了人工打製的石器和炭屑、哺乳動物化石等。根據牙齒測定為距今170萬年,根據牙齒定名為元謀人。

同樣在北京的周口店龍骨山的山頂洞中,科學家發現了人類的骨骼化石,取名為山頂洞人。據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為距今約3萬年,他們的模樣和現代人基本相同,山頂洞人為母係氏族。

黃種人

關於人類是如何起源的,從哪裏起源的問題一直都有兩種觀點。

亞洲起源論

由於亞洲是高級猿類的起源地,所以有些人便認為人類也起源於亞洲,隨著爪哇猿人、北京猿人等一係列發現,這一學說盛極一時。

但是,隨著非洲古人類考古的全麵展開,以及中國的古猿化石(如祿豐古猿,巨猿)被認為並非是人類的祖先,“亞洲起源論”逐漸衰落。

非洲起源學說

根據現有的化石證據,人類最可能起源於非洲。古猿在非洲或歐洲南部,很可能是在東非,長期的直立行走使他們開闊了視野,開始使用工具,大腦也變得越來越發達,於是演變成了人。到距今大約250萬或260萬年前,人類開始製造最簡陋的工具,這個與人類發展的第二階段“能人階段”大約是同時的。

非洲多源論:隨著非洲古人類考古的全麵展開,在非洲發現了許多古人類和人科動物的化石。“非洲是人類的起源地”這一學說在主流科學界已無人反對。人類在進化到直立人階段後,便擴散到全世界。然後各自進化,隨著人類交往的頻繁,不同的古人類之間開始混居雜交,便形成了現在各種各樣的現代人。照“多源論”的說法,北京猿人等中國直立猿人依舊是現代中國人的祖先。

非洲單源論:在“多源論”盛行的年代裏,許多人搞不懂,世界各地差距巨大的各種古人類是如何共同進化為現代人這相差不大的物種的?現在世界各地的現代人雖然外貌差距很大,但身體本質上是差距很小的,不可能是由不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隨著DNA技術的發展,人們終於解開了這個未解之迷。人們發現,所有的現代人的祖先均為20萬年前的一位東非女子,代號為“夏娃”。後來,“夏娃”的後代們擴散到全世界,取代了世界各地原來的各種古人類,變成了現在統治整個地球的現代人。最近幾年的一係列發現(如先驅人,長者智人)也證明了“單源論”的正確性。照“單源論”的說法,現代中國人的祖先在5萬年前到達中華大地的時候就一點都不像猴子了,北京猿人並非我們的直係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