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相遇(1 / 2)

徐曉默,22歲,第一次相親。對麵的男生叫王赫,26歲,某公司人事部職員。長相一般,身高一般,沒什麼特點。要說引起我注意的就是麵前這盤菜了。雙方約定見麵,他把地點定在公共汽車站。然後把我帶到了這家巷子裏的小餐館,接著點了一盤幹煸豆角外加一壺熱水。“哦,在他眼裏我就值這盤幹煸豆角啊。”有了這個想法後,我開始反省自己。22歲,普通大學會計係,沒什麼特長,貪吃,生活能力極差。“我可能就值盤鹹菜吧!”這樣想著又有點感激對麵這個一臉青春痘的眼鏡男了。

“說點什麼吧?”眼鏡男喝著熱水發話了。

“啊?”說實話我不是很會應付別人,我不清楚他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在不同次元裏的人,該怎麼對話呢?我聊的是黑子、火神,他聊的是科比、詹姆斯,好像我們都在聊籃球,其實我們都沒聽懂對方在說什麼。“你說吧,我有點不知道說什麼。”

“你隨意,我都能聊的。”王赫嘴角上揚,又給自己倒了杯熱水,接著開始吃菜。“你也吃啊。”他把盤子往我這邊推了推。

“不用,我吃過了。”我笑著又把盤子推了回去。

接下來的二十分鍾裏,他很快的吃完了這盤豆角,喝完了水,說了一些教育我的話。在我微笑的快僵硬的時候,我媽來電話了,我趕緊順勢說有事要回家了。王赫堅持送我,但我沒同意。那小飯館太冷了,要是再走十分鍾到公交車站,我估計我就凍透了。在王赫走後,我立刻打車回家了。這輩子第一次相親,大概也會是最後一次吧。

“寶貝兒,怎麼樣?”媽媽眼睛放光的看著我。

“什麼怎麼樣?幹煸豆角?”我給自己倒了杯溫水,鑽進被窩。

“你這孩子,換下衣服再蓋被子啊!什麼幹煸豆角啊?”

“王阿姨她家兒子請我在一家鄉土味極重的地方吃幹煸豆角,我沒吃。”

媽媽愣了一下,說他們家家境一般,孩子節儉,讓我別挑理,我點點頭表示明白。

我沒挑理,話說我也不在乎。媽媽總是說我孤僻,對誰都淡淡的。我知道付出真心是可以交到好朋友的,可是在這過程中又會遇到多少傷害呢?許多事情我沒法預估,我不想傷害別人,也不想讓人傷害。所以,我覺得現在的自己是最好的,沒那麼多在乎的,反倒輕鬆自在。去相親的事,我就告訴了幾個好朋友。畢竟二十二就跑去相親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後來王阿姨給媽媽打電話詢問,媽媽說孩子們沒有共同話題,這事就這麼結了。

這是大學的第二個寒假,我望著窗外的雪花,有點懷念曾經那個站在我樓下的少年。青澀的男孩和女孩,麵對模糊的感情不多言,不多行動,隻是傻傻的等待對方。如果,當時我回應他了;如果,當時我沒那麼不確定;如果,當時我勇敢一點。那麼多如果,也僅僅隻是如果了。我們總是在懷念,在追憶。我們懦弱的追趕過去,怯懦的回避現在,卻熱切期盼未來。可未來也終究會變成現在和過去,時間是不會倒退的,一直在倒退的隻有我們,這樣的生活就是一場無所事事的惡性循環。我想改變點什麼,工作能讓我變化些嗎?我開始上網搜尋兼職,最後選定了在家附近的商場兼職發傳單。我希望多見些事,能讓我成熟些。

真正開始發的時候我才知道,這事根本沒那麼簡單。我穿的少,很快就凍得直打哆嗦,沒人理我,甚至還有人攆我。我第一次感到無助,世界是這樣的嗎?

“姑娘,進去歇一會兒吧,肯德基隨便坐的。”一個阿姨捂的很多,隻有眼睛露在外麵。我們坐在角落裏,阿姨摘下帽子、圍巾、口罩,一張黝黑的臉出現在我麵前。她臉上的紋理很深刻,眼神卻很清澈。阿姨說她姓張,是h市人,在她家那裏家家都是小作坊,所以外來打工的人就很多,其中就有她的丈夫。張阿姨的丈夫是a市人,她就跟著丈夫來到了a市。我問她,這種離鄉背井討生活的日子多辛苦啊。她笑著說沒辦法,誰叫跟了他呢。她又問我:“姑娘啊,家裏有困難?”我說沒有,並說我隻是想趁著寒假打打工而已。張阿姨說超市裏假期都有大學生來兼職收銀,讓我去那裏試試,總比站在大風裏好。我對她說我會去試試的。一天,緊緊一天我就妥協了。我心事重重的往家挪著步子。冬天的四點鍾,天色已經黑下來了,路燈也開始亮起來,街道上的人也多了。每個人都腳步匆匆,似乎都有事趕著去做。隻有我像個局外人,看著熙攘的人群,找不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