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出處】
選自《宗門聯燈會要》。
《宗門聯燈會要》又名《禪宗聯燈錄》,南宋時期編撰而成。
【故事欣賞】
南唐時候,當塗縣的縣令叫王魯。王魯是個貪得無厭,見錢眼開,唯利是圖,眼裏隻有錢的主兒,隻要是有錢,他就可以不顧是非曲直,顛倒黑白。他做當塗縣令的時候,幹了許多貪贓枉法的壞事。
常言說,上梁不正下梁歪。這王魯屬下的那些官吏,見上司貪贓枉法,便也一個個明目張膽幹壞事,他們變著法子敲詐勒索、貪汙受賄,巧立名目搜刮民財,這樣的貪官竟占了當塗縣官吏的十之八九。因此,當塗縣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一個個從心裏恨透了這批狗官,總希望能有個機會好好懲治他們,出出心中怨氣。
一次,適逢朝廷派員下來巡察地方官員情況,當塗縣老百姓一看,機會來了。於是大家聯名寫了狀子,控告縣衙裏的主簿等人營私舞弊、貪汙受賄的種種行為。
狀子首先遞送到了縣令王魯手上。王魯把狀子從頭到尾隻是粗略看了一遍,這一看把王魯縣令嚇得心驚肉跳,渾身上下直打哆嗦,直冒冷汗。原來,老百姓在狀子中所列舉的種種犯罪事實,全都和王魯自己曾經幹過的壞事相類似,而且其中還有許多壞事都和自己有牽連。狀子雖是告主簿幾個人的,但王魯覺得就跟告自己一樣。他越想越感到事態嚴重,越想越覺得害怕,如果老百姓再繼續控告下去,馬上就會控告到自己頭上了,這樣一來,朝廷知道了實情,查清了自己在當塗縣的胡作非為,自己豈不是要大禍臨頭!
王魯想著想著,驚恐的心怎麼也安靜不下來,他不由自主地用顫抖的手拿筆在案卷上寫下了他此刻內心的真實感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寫罷,他手一鬆,癱坐在椅子上,筆也掉到地上去了。
【寓言解讀】
這就是做賊心虛,做了不法的事情,雖然還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但心理卻經受了煎熬。做人要正直,不做違背良心和觸犯法律的事,否則,內心懲罰一定會到來,而且避無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