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牽動世界的神經(1 / 3)

海盜的曆史與人類的航海史同樣悠久,不過,索馬裏海盜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一個突出問題不過是近幾年的事。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索馬裏鄰近海域的海盜隻限於偶爾發生的針對漁船和遊艇的武裝搶劫事件。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索馬裏武裝團夥自稱“海岸警衛隊”,以保護索馬裏漁業資源為名,襲擊一些被他們稱為“在索馬裏領海非法捕魚”的外國船隻。這些外國船隻和船員往往在交納“罰金”後獲釋。

盡管存在著上述現象,但在進入21世紀後的最初幾年內,索馬裏海盜仍然沒有成為一個受到國際社會關注的突出問題。例如,聯合國安理會設有專家組長期監督索馬裏的形勢,特別是索馬裏的安全形勢。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專家組報告沒有涉及海盜這一主題。以監察組2002年7月向安理會提交的報告為例,報告談到了索馬裏各武裝團夥購置武器的籌資方式,其中包括索馬裏境內商業活動產生的收益、外國政府的捐款、海外僑民的彙款、有組織犯罪(如販賣毒品、瀕臨滅絕物種和人口)的收益以及恐怖主義,但是,海盜活動沒有包括在其中。安全理事會關於索馬裏的第1407(2002)號決議第1段任命的專家小組的報告。聯合國各報告均見聯合國官方網站。專家組2003年11月向安理會提交的報告依然沒有提到海盜活動,隻提到了海上武裝的問題。

索馬裏問題專家團根據安全理事會第1474(2003)號決議提交的報告。聯合國安理會下屬的關於索馬裏問題的專家組的稱謂和組成人員在這些年裏曾有一些變動,但職能基本未變。專家組2005年10月向安理會提交的報告才第一次談到了索馬裏的海盜活動,表示索馬裏鄰近海域相當危險,這一海域的海盜活動令航運業受到嚴重威脅。這份報告敘述了一起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劫持事件。根據報告提供的資料,2005年4月10日,索馬裏海盜用武力控製了一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及其船員,並將該船劫往索馬裏近海水域,在距海岸不遠處拋錨停泊。該船船東是總部設在香港的一家公司。同年4月18日,這家香港公司派代表前往肯尼亞的蒙巴薩,與劫持者代表見麵,並分期付清了315000美元贖金。

索馬裏問題監測小組依照安全理事會第1587(2005)號決議提交的報告。

由於零星的海盜活動在世界其他海域也時有發生,上述索馬裏海盜劫持事件在世界各海域的海盜活動中並不顯得突出。因此,在監察組向安理會報告了這起海盜劫持船舶事件後,沒有引起國際社會的嚴重關切。

索馬裏海盜活動開始引起國際社會關注,最初是因為這些活動影響了國際社會對索馬裏的糧食援助。

較早報告的索馬裏海盜劫持糧食援助船舶的事件發生在2005年6月。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包租的肯尼亞籍塞姆羅(SEMLOW)號貨輪於6月23日從肯尼亞蒙巴薩港起航,滿載救援物資,駛往索馬裏邦特蘭地區的博薩索港。塞姆羅號船長對索馬裏海域海盜活動的危險性有所認知,他選擇的航線距索馬裏海岸線至少有60海裏。在這一距離上,從陸地無法看到海上航行的船隻。盡管如此,6月26日清晨,有兩艘快艇迫近塞姆羅號貨輪,快艇上的索馬裏海盜以開槍相威脅,劫持了塞姆羅號貨船和船員。劫持者索要50萬美元贖金。索馬裏問題監測小組依照安全理事會第1587(2005)號決議提交的報告。

塞姆羅號劫持事件之後,又發生了多起針對世界糧食計劃署包租貨輪的劫持事件。例如,羅鎮(MVRozen)號是肯尼亞蒙巴薩港莫塔庫(Motaku)航運公司擁有的一艘貨輪,由世界糧食計劃署租用,向索馬裏北部運送急需的救濟物品。2007年2月25日,這艘貨輪在從索馬裏博薩索港返航途中,在國際海域被索馬裏海盜劫持。船上的船員主要是肯尼亞人和斯裏蘭卡人。該船隨後被押往索馬裏的迪格迪格萊停泊。海盜與蒙巴薩的船東聯係,索要100萬美元的贖金。在整個過程中,索馬裏過渡聯邦政府和邦特蘭地方政府都沒有試圖對海盜實施緝捕,不過一些部族長老前往海盜聚集地點,參與了談判贖回船舶一事。在交付了贖金後,羅鎮號及其船員獲釋(贖回的細節未曾對外公開)。

各國媒體有大量關於索馬裏海盜的報道。本書相關內容多係各家報道的綜合。為了行文簡便起見,在注解中隻是列出所參考的主要媒體報道。

索馬裏海盜的上述劫持活動對世界糧食計劃署的人道主義援助工作產生了嚴重的負麵影響。在缺乏安全保障的情況下,世界糧食計劃署很難租到願意前往索馬裏運送救援物資的船隻。針對這一情況,聯合國秘書長向安理會表示,聯合國“運送這些援助在後勤上仍然是一個挑戰,一個重要原因是海盜行為,它提高了物資的運輸成本”。見安理會2008年12月16日第6048次會議逐字記錄。聯合國安理會各次會議逐字記錄均見聯合國官方網站。法國代表在2008年12月16日安理會第6048次會議上發言表示:“今年有幾個月,世界糧食計劃署駛往索馬裏的船隻缺乏充分的保護,所以,援助減少了50%,直接損害了索馬裏人民。”見會議逐字記錄。

內戰和政府管製的崩潰,使得索馬裏陷入了嚴重的人道危機。數十萬人被殺害或受傷,另有上百萬索馬裏平民流離失所,淪為難民。根據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安理會第6046次會議上的發言,僅在2008年,“(索馬裏)就有約25萬人被迫離開(首都)摩加迪沙。國內流離失所人口的總數達到130萬,每個月平均有5000名索馬裏難民抵達肯尼亞的難民營。現在索馬裏需要援助和謀生資助的人數達到320萬”。見會議逐字記錄。

為了緩解索馬裏的人道主義災難,國際社會向索馬裏提供了急需的救援。在聯合國框架內,世界糧食計劃署在這一領域發揮著主要作用。2008年,世界糧食計劃署向索馬裏提供了26萬噸糧食援助,供240萬人食用。為了避免索馬裏人道主義狀況的進一步惡化,國際社會必須確保糧食援助不受阻礙地運抵目的地。世界糧食計劃署80%以上的人道主義救濟物資經由海路運抵索馬裏,其中主要是從肯尼亞的蒙巴薩港運往索馬裏首都摩加迪沙和南部的默爾卡港,部分從吉布提運往索馬裏北部的博薩索和柏培拉港。

實際上,經由索馬裏鄰近海域運送的人道主義物資的救援對象,還包括這一地區部分其他國家受自然災害(主要是幹旱)或戰亂影響的人民。例如,僅2009年,就有500萬左右的埃塞俄比亞居民需要國際社會的糧食援助。相鄰的蘇丹,也長期依靠國際社會的糧食援助。因此,索馬裏鄰近海域的海盜活動,也影響了國際社會對索馬裏鄰國的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