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於乾清宮的帝寢殿中安然崩逝,終年五十九歲,在位五十一年零十月。太後在得知康熙離世後,悲傷過度,暈倒不省人事,禦醫診斷後,太後是情緒波動太大,一時適應不來,才暈倒的。
德嫻貴妃在得知康熙駕崩後,也暈倒了,由著宮女掐著人中才悠悠醒來,一醒來馬上到了寧壽宮看望太後。德嫻貴妃身子骨不好,隻握著鳳印,令佟佳貴妃再次領著四妃暫理六宮事宜,還令四妃六嬪分別在寧壽宮和景仁宮中侍疾。
十一月十四日,太後悠悠醒來,在得知德嫻貴妃昨日也暈倒後,所幸最後無事。太後讓人喚來兩位貴妃,再讓佟佳貴妃傳諸位親王阿哥禦史進宮,待眾人悉數到達寧壽宮時,太後才讓貼身麽麽取出自個兒枕著的鳳枕,將鳳枕毀壞,從中取出三道聖旨。
這三道聖旨乃為康熙留下的遺詔,一式三份,分為滿蒙漢三語各一道,遺詔內容為:“和碩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典製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當眾人對著四阿哥大呼萬歲後,四阿哥這位新皇帝將康熙的喪事一疊聲安排了下去,先是發喪,再讓內務府和禮部一道兒趕緊將康熙的後事安排妥當。四阿哥與太皇太後和太後商議後,持服二十七日後,將康熙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世稱清聖祖。
待得清聖祖康熙帝入葬清東陵之景陵後,內務府開始籌辦新皇登基大典,且新任皇帝和新任太後都已經發話了,登基大典與封後大典一道兒舉辦。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初一,即雍正元年二月初一,舉辦新皇登基大典,清聖祖康熙第四子胤禛登基為帝,年號雍正。
雍正登上皇位後,立即頒布三道聖旨,第一道:尊孝惠仁憲端懿慈淑恭安純德順天翼聖章皇後,即孝惠章皇後博爾濟吉特氏,徽號曰仁憲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為仁憲太皇太後,居寧壽宮。欽哉。
第二道:封清聖祖康熙帝德嫻貴妃甄佳氏為孝恭仁皇後,諡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讚天承聖仁皇後;並尊孝恭仁皇後甄佳氏為聖母皇太後,徽號曰仁壽皇太後,居慈寧宮。欽哉。
第三道:朕惟道原天地,乾始必賴乎坤成,化洽家邦,外治恒資乎內職,既應符而作配,宜正位以居尊。谘爾嫡妃烏拉那拉氏,祥鍾華胄,秀毓名門,溫惠秉心,柔嘉表度,六行悉備,久昭淑德。於宮中四教弘宣,允合母儀於天下。曾奉太皇太後、皇太後慈命,以冊寶冊立爾為皇後,爾其承顏思孝,務必敬而必誠,逮下為仁,益克勤克儉,恪共祀事。聿觀福履之成,勉嗣徽音,用讚和平之治。居於坤寧宮,欽哉。
雍正登基,立發三道聖旨,等到封後聖旨一下,舒萍身著皇後規格的朝服,跪在大殿前,由著太皇太後和皇太後一道兒為自個兒帶上東珠朝珠,賜予鳳印和中宮冊寶,待聽到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同時說道,“早晚恭悌,德正坤寧!”隨後就聽到待詔女官高聲道,“宜室宜家、和睦天地!”
舒萍坐在坤寧宮主位上接受公主、王福晉和誥命們的跪拜。當真正坐在高位上時,舒萍才深深感到“高處不勝寒”這話的真實意境。舒萍看著眼前一堆上前跪拜的誥命們,突然覺得“這麼多的誥命,何時才是盡頭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