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結構平麵布置
住宅建築結構平麵布置必須有利於抵抗豎向荷載和水荷載的作用,使其受力明確。建築平麵力求簡單、規則,結構布置力爭均勻、對稱、減小扭轉的影響。
一、多層砌體房屋結構平麵布置應要求
1.優先采用橫牆承重或縱橫牆混合承重的結構係。
2.縱橫牆的布置宜均勻、對稱,沿平麵內宜對齊,同一軸線上的窗間牆宜均勻。
3.複雜體型的建築宜設防震縫以分割成簡單體型。
4.樓梯間不宜設置在房屋盡端或拐角處。
5.豎向設置的孔洞如煙道、風道、管道井等不宜削弱牆體。
6.不宜采用無錨固鋼筋混凝土預製挑陽台等。
二、高層住宅結構體係平麵布置
地震區的高層住宅建築平麵以正方形、矩形、圓形為最好;正六邊形、正八邊形、橢圓形次之;其他複雜平麵較差。
三、住宅平麵內的質量分布和抗震力構件的布置
1.對於框架和剪力牆宜雙向設置,梁與柱或柱與剪力牆的中線宜重合,框架的梁與柱中線的偏心距不宜大於柱寬的1/4。
2.框架抗震牆結構中的抗震牆設置應符合對稱、均勻、分散、周邊的原則以獲得較大的抗扭剛度和較大的抗傾覆能力。
有芯筒的結構布置:芯筒應居中對稱。
3.在結構單元的兩端或拐角部位不宜設置樓、電梯間,必須設置時應采取加強措施。
四、剪力牆住宅結構布置
1.剪力牆結構尤其適合於住宅建築,其抗震性能和經濟性能較好,但小開間剪力牆結構由於牆太多,自重大,混凝土和鋼材用量多,建築上不能靈活使用。目前較多采用大開間剪力牆結構。
2.對於底層要求大空間的框支剪力牆結構或底框磚混結構,其底部剛度往往較小,成為柔弱層,因此在結構布置時應予以加強,措施是將剪力牆布置成筒體(宜均勻、對稱)另將牆體加厚,以使過渡層上下剛度21/3(6度區)或1/2(7度-8度區)
大底盤大空間剪力牆結構:是住宅建築、商業建築的結合,目前使用日益普遍,要求塔樓芯筒落地,並增加增厚,裙房框架柱和塔樓外框支牆的柱可提高混凝土等級,或、采用鋼管混凝土、勁性混凝土等,既提高抗震力剛度避免短柱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