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悲催的穿越(1 / 2)

崇禎三年,陝北大旱。

清澗縣逃往延安府的衣衫襤褸的難民中,劉堅幸運的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濃烈的饑餓感從自己的腹內壓迫而來,讓人頭暈眼花四肢乏力。

雙腿打顫地看了一眼迎頭的六月天的太陽,踩拉著草鞋走在難民們的中間,劉堅對自己還能不能堅持到延安府很是懷疑。

劉堅,延安府清澗縣人士。時年十八,祖上本是一個有吃有喝的地主家族,據說祖上還當過巡撫。不過,不知從他哪輩爺爺開始,家道就開始中落。到他爺爺和老爹時,就成了徹頭徹尾的貧農,

家裏隻留下的幾畝薄田。

但他老爹還是咬牙找了從牙縫中擠出些束脩,讓他拜了村裏一個類似孔乙己的,一個連秀才都不是的,白發蒼蒼的,枯瘦頹廢的老頭為師,念起了私塾,打著好考個秀才光宗耀祖,免稅免役的美夢。

然後……

然後便沒然後了。因著朝廷在遼東薩爾滸吃了敗仗,加征起了遼餉銀,每畝地足足加了九厘銀子,憑著大明官府的尿性,層層加派下來,到了下麵數字擴大好幾倍。

劉堅家早已沒了有功名的人,沒有免稅的特權。

劉堅老爹隻好賣了田交了稅,但卻沒了閑錢讓兒子再讀書。

隻好讓劉堅跟他一同給人種地。但賦稅還是免不了的。

媽的個巴子,又不是老子家的地。你家的地老子給種了,這賦稅還要老子交。這老朱家真不是個東西。

融合了前任記憶的劉堅每當想起這件事,都要罵上幾句才痛快。但不知是前任要罵的,還是他要罵的。

在後世頓頓有紅燒肉的時代,從沒有想過吃飯會成為一個問題。

劉堅強行打起了自己的精神,咬著牙,挨著餓,還是得把腳往前挪。

可不能現在堅持不住。劉堅知道,如果堅持不住的,很可能會被別人當做肉給吃了。他前世無聊的時候看過一些明末小說,可是知道明末有著吃人肉的現象。

一想到這裏,劉堅心底便老大的不平衡。

媽了個巴子,怎麼別人穿越吃肉,我穿越了就要避免被當做肉。我怎麼這麼倒黴啊。

前輩子是個窮屌絲也就算了,這輩子還他娘的依舊是個貧農,哦,不對,是流民。流民者,無錢無地無家之民也。真正的大明朝底層民眾,弱勢群體。

做為流民的劉堅,之所以隨大流地去延安府,是因為聽說朝廷的欽差大臣吳甡,正在那裏賑災,這吳甡聽說還是朝廷裏的禦史,官聲不錯,所以四地裏的災民都跑他那裏去就食。

不過,即便吳甡是個好官,大明官府的賑災糧到下麵還剩下多少,劉堅並不抱多少期待。

但縱有千般本領萬般能耐現在也是沒法找到一點吃的,啃到一個饅頭的。

周遭已是一片赤地。不說是吃的,連綠色的葉子也很難找到。你不去延安府就糧還能到哪裏去?

往東,朝廷為了封堵流民,關住了關隘,想從太行八徑過去,門都沒有,官軍見到流民,見一個殺一個,正好做為“賊首”領功;往西官府的軍隊正在剿匪,你要過去,你就成“匪”了;往北,韃子和建奴會給你飯吃?別開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