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出發(1 / 2)

老譚的技術團隊還是很給力的,把村子的大致方位和入山的幾條最佳路線都用繪圖工具做了出來,還很貼心的附上了一張【生存手冊】,包括野外注意事項及苗族的一些風俗習慣。

關於六角銅鈴,老譚的團隊沒有太大進展。隻說從材質和花紋看,應該在戰國或者更早之前,但是鈴鐺上有一些不太明顯的改動,顯然是被做過手腳。如此一來,年代就不好判斷了,除非打開鈴鐺內部,或許能查出究竟。

這倒在我的意料之中,想那汪藏海也不會直接拿來用,必定進行了某種處理。這件事不在目前的考慮範圍內,暫時先擱置著。

至於隕玉,老譚說已經超出了他們的專業範圍,實在無能為了。

能做到這步,已經達到了我的要求。我給他們四人包了一個10萬元的紅包,同時也做為封口費。

接下來就是準備工作了。野外生存和下地用的裝備交給王盟代辦,叮囑他務必要買最好的,這種東西不能省,會出人命。現在正值奧運準備前期,上麵對刀具槍械方麵的檢查越來越嚴。盡管風聲緊,我還是托關係弄來幾支防身用。

人員方麵就由小九負責,找了幾個可靠的夥計,把這次行程的危險程度交代下,不想去的可以退出。

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我還記得潘子在進張家樓之前跟我說過的那些話——“小三爺,這些孩子,都是苦出身,我們在考慮事情的時候,要給他們留點餘地。他們並不是炮灰,他們也都是命。”

現在潘子不在了,他的話我還記在心裏。我不會為了一己之私去犧牲其他人的性命,隻要他不是有意尋死,我都會盡力去救,即使我沒有悶油瓶那樣的身手。

難怪當初三叔說我不是幹這行的料,小花知道我的做事風格後也得出同樣的結論。每當這時候,我都笑笑,道:“我是吳老狗的孫子,吳家有自己的處事方式。隻要不給爺爺和叔叔們蒙羞,我的地盤我做主。”

剩下的就是有關這次目的地的一些信息了。

據我所知,苗族其實是一個統稱,按服飾、區域不同分成很多分支。現在的人們習慣將苗族分成生苗和熟苗。生苗是指未被漢化的苗人,從小生長在苗寨裏,有自己的語言和習慣,幾乎與世隔絕,是最神秘和彪悍的一支。熟苗就是被漢化了的苗人,雖然還保留自己的服飾,基本上都被同化了,說的大多也是漢語,一些老苗話不常能聽到了。

最讓人談之變色的還是苗人的蠱術。我對少數民族的了解並不算很多,隻知道蠱術是將各種帶有劇毒的毒蟲放進同一器物內,使其互相齧食、殘殺,最後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蟲便是蠱。也不知道我的血對這蠱蟲管不管用。

以防萬一,我還是讓私人醫生抽了一針管血,稀釋後製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彈球丸子。這招是我以前下鬥時摸索出來的,本來想學胖子那樣也用衛生巾存著,結果發現非常不符合我的做人原則。

後來就演變成現在這種形狀,攜帶方便,扔在地上可以炸開,遇到危險直接拍在身上,實在是居家旅行下鬥必備之良藥。

一切準備就緒,我和小九久帶著三個夥計出發了。

貓兒山有一部分開發成了旅遊景區,經常有驢友去那裏觀光獵奇。現在正值6月中,已經有不少旅行社和自駕遊了。這倒給我們提供了方便,一行人買了票,也扮作自駕遊的樣子,那些違禁的東西全塞在帳篷睡袋裏,入山異常得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