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道:“你們還有人對趙全這個人又更多的了解嗎?都說來聽聽!”而這時,一名書吏;道:“十三年正月,白蓮教教主趙全、李自馨等人便率白蓮教之邪教教眾由雁北地區越境逃往長城外河套地區。趙全等人初逃至河套地區時,恰逢俺答腿疾,而略懂醫術的趙全冒死入應州為俺答買藥,而治好了俺答的腿疾,而俺答因此與趙全親近,時間長了;俺答漸漸將趙全視為心腹。而趙全等人在取得俺答的信任之後,開始在河套豐州地區組織教民,大興土木,而板升之地逐漸興旺起來,因為板升之地的發展;趙全等人意識到耕地的人員缺少之現實。因此,這些叛逃的白蓮教之教眾經常挑唆俺答等蒙古各部侵入我大明之國境,劫掠我大明的青壯年勞力,而且還為俺答出謀劃策,提供各種我大明的軍事及我軍布防之情報,還為其製造利兵堅甲,雲梯衝車等作戰武器,提供各種戰術參謀;而據我所知,每每有戰事,俺答就親往趙全家商議。而之此後,俺答每歲掠我大明之國民以千萬計;而自從趙全等人叛逃而投俺答之後,使我大明之三邊遭受更大的威脅,防禦更加困難。而站穩腳跟之後的趙全等人野心逐漸膨脹,他們試圖擁立俺答為帝,還為俺答建起九重宮殿,而他們自己則稱王,建起了規模不小的土堡,而現在趙全有人口萬眾,周延數十裏,馬匹五萬,牛三萬頭,穀二萬斛。”
張朝聽書吏說完之後,打量了一下書吏道:“你是何人?怎麼對趙全之事如此了解呢?”書吏道:“回王爺的話,下官鮑崇德!”張朝道:“鮑崇德!不知鮑大人怎麼對這趙全之事如此了然於心呢?”
鮑崇德道:“回王爺,下官少年時曾被白蓮教眾給擄去過;故對趙全之事了解甚深!”張朝道:“你對趙全今後之勢,又什麼看法呢?”鮑崇德道:“回王爺,下官雖不知趙全的今後之發展;但我想他也發展不起來了!”
張朝道:“這是何故呢?”鮑崇德道:“豐州地區的發展主要得益於俺答對農業抱有極大興趣,而他為此不斷開辟可以供漢人耕種的地界。這樣,就會觸及到當地蒙古牧民的利益;而使他們失去大量的草場。還有擄掠去的我大明的百姓生活過得也不是怎麼美好,因此也有我們的子民試圖逃回內地,而下官就是這樣力爭回國之人;但回國之路我們付出慘重代價。而那些得了好處的人,自然是樂不思蜀。而俺答把漢人交給漢人管理,實行以漢製漢的策略;而這一條毒計也是趙全為俺答獻上的;而那些在俺答那裏為官的漢人在獲得利益之後,也就更加死心塌地的為俺答賣命了!雖然他們現在過得十分舒適安逸,但本質他們依然隻是蒙人貴族的工具,而隨著他們的財產和勢力不斷擴張,這樣必然導致與其它的蒙古小部落貴族之間的利益衝突。到時,他們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死無葬身之地!”
張朝聽完鮑崇德的分析,對眼前這位中年人,充滿了敬畏之情;道:“不知鮑大人現在在軍中所授何職?”鮑崇德道:“回王爺,下官現在之職務;乃是軍中的同知!”
張朝一聽,暗道:“同知是什麼官呀!哦!翻譯!”張朝道:“我現在授你軍參謀之職;領千戶之位!”鮑崇德跪拜道:“謝王爺!”
張朝道:“你以後之職責,就是負責對河套以及漠北的情報工作!我希望,我以後能實時知道河套以及漠北所發生的一切威脅我大明邊境安寧之情況!”鮑崇德道:“定不負王爺之重任!”
張朝道:“現在,我們來商討一下如何攻取鎮西衛之戰事!你們都將你們自己心中所想的最佳攻城方案都暢所欲言吧!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爭論中將事情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