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興演講是在事先無準備的情況下就眼前場麵、情境、事物、人物臨時即興發表的演講,如婚禮祝詞、歡迎致辭、喪事悼念、聚會演講等。它的特點是有感而發、時境感強、篇幅短小。它要求演講者要緊扣主題,抓住由頭,迅速組合,言簡意骸。
即興演講的能力,實質上也是思維的能力。在思維演變到演講的過程中,人的思維是先決的、本質的,表現在迅速確定演講中心、組織演講內容、形成思路,然後出口成章。至於演講時的口齒清楚、普通話標準與否、語言流暢、詞彙豐富,也是即興演講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那些都是外部因素,與思維是“形式與內容”的關係,而提高即興演講的能力,關鍵是提高即興思維能力。
即興演講都是臨場發揮,沒有預先的藍圖,也沒有時間充分考慮。在高度集中的思維中,千頭萬緒,思路紛至遝來。人的思維變得十分活躍,敏捷的才思和智慧得以充分的創造性發揮,靈感的火花也隨時會閃現,充滿了創造性的內容。即興演講者興之所至,其精妙的程度,在事後演講者自己都會感到吃驚。但靈感不是從天空中掉下的,也不是頭腦裏所固有的。從演講的角度來看,那是演講者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獲得的經驗和知識潛存在大腦裏,由特定的演講時境和對象的觸發創造的傑作。
對缺乏經驗和技巧的大多數人和大多數情況來說,做好即興演講是件困難的事。做即興演講有什麼要法可依照嗎?當然有。在這裏要著重提一下的是美國演講專家理查德總結的即興演講“四步曲”:第一步,喂,喂!第二步,為什麼要費這個口舌?第三步,舉例……第四步,怎麼辦?
第一步“喂,喂!”意思是首先呼喚起聽眾的興趣。理查德說:“不要平鋪直敘地開始演講:‘今天,我要講的內容是保障行人生命安全……’你最好這樣開頭:‘在上星期四,特購的450具棺材已運到了我們的城市……’”這樣的開頭能製造懸念,引起聽眾的興趣。也就是說,要盡量能引起聽眾興趣,集中注意力的開頭。
第二步“為什麼要費這個口舌?”即接下去應該向聽眾講明為什麼應當聽你演講。若談交通安全,可以這樣講:“不講交通安全,那*的450具棺材也許在等待著我,等待著你,等待著我們的親人。”說明了演講的重要意義。
第三步“舉例……”,是用事例對主題的進一步論證說明。理查德指出,比如談交通安全問題,你若用活生生的事例來說明那些會使人送命的因素,遠比隻講那些幹巴巴的條文要好得多。
第四步“怎麼辦?”是點睛之筆。理查德要求演講者注意,這一步一定要告訴聽眾你談了老半天是想讓人家做些什麼,最好能講得生動一點、具體一點、實際一點。從根本上說,“怎麼辦”是演講者的目的所在。
從以上的介紹中可以得知,即興演講的目的性很強,即能達到與聽眾產生共鳴,隨著你的節奏和內容,使大家的思維方式能跟著你走。由於時間有限,演講者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和聽眾共享的興趣點,即找到觸動聽眾敏感神經的一點。這對演講者的演講可以說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適時、適地找到這個“感”,找到正確的興趣點可以通過具體的時間、地點、物體、話語行為以及人等方式。
即興演講還要強調和觀眾要有共同的“興趣點”即所謂的“興”的產生。上麵講是要從特定的時間、地點、物體等方麵入手尋找,既然“感”和“興”之間有那麼多的共同,“興”的產生也可借鑒如此。“興之所至,有感而發”是即興演講的基本特點。實踐經驗表明,即興演講的“興”,是處在特定場景中的人通過以下幾條主要途徑感受和激發起來的。
(1)通過時間產“興”。特定的時間,是演講的構成因素。倘若這一時間具有某種特殊意義,就可能成為現場觸媒,引發即興演講。處在一個多人的時間段中的人,有時會受到眼前熙熙攘攘的景象觸發而激起講話興趣。
(2)通過地點產“興”。特定的地點,同構成演講的環境因素密切相關。演講人對此地點有難以忘懷的人生回憶,可以引出一段熱情洋溢的即興演講。
(3)通過話語和行為產“興”。公眾場合、某人的言論可能成為他人即興講話的觸媒,同感也好反感也罷,讓受觸發者覺得應該表達自己的現場感受。現實生活中的某種行為方式倘若具有了普遍的社會意義,就可以激發關注者強烈的興趣,引發特定場合的即興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