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複雜的國際形勢下,我軍麵臨著戰鬥力生成模式的轉換機遇,官兵心理素質是保障這一轉換的重要基礎性工作,同時完善官兵心理素質建設也是綜合素質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新形勢下的心理健康是官兵全麵發展的基礎。做好心理衛生工作是促進官兵全麵發展、確保官兵心理健康、提高部隊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途徑。為了加強和改進部隊心理衛生工作,促進心理衛生建設科學發展,切實提高部隊心理衛生服務的能力,北京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256臨床部、北京軍區精神疾病研究防治中心根據《關於加強新形勢下軍隊心理服務工作的意見》指示精神,結合體係部隊的具體情況,集中力量,編輯出版了《官兵心理自助手冊-130問》,是落實為官兵心理衛生服務的具體舉措。
由於我軍具有獨特的思想政治工作,曆來是官兵形成良好思想基礎、樹立道德觀念、維護心理健康和提高官兵心理素質的重要途徑。雖然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維護的對象都是人,兩者既有區別又有聯係。人的行為不僅受政治信仰、思想觀念的支配,而且還受到人的認知、情緒、意誌、能力、氣質、性格等多方麵的綜合影響。
此《手冊》本著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科學規範、堅持預防為主和密切協調配合的原則,側重於健康心理的維護。《手冊》用詞淺顯易懂、篇幅精煉、結構編排合理。由於《手冊》中“問題”來源於心理衛生專人員近一年來的實地調查所得,“參考答案”基本遵循“三個梯次”回答的原則:即第一梯次找出問題中心理內涵中的積極性、建設性,現予以肯定,已建立信心前提為基礎;然後進入第二梯次階段,著重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問題的產生機理,不合理信念,心理矯正方法,自我心理自助手段;最後進入第三梯次,結合思想政治工作層麵,從道德觀、價值觀、愛國主義觀自上而下傳遞正麵信息。這種回答問題的方法即符合心理谘詢的原則,也符合軍人特殊角色賦予的內涵,是256臨床部以周小東主任為主編的編委們的獨特智慧所在。
相信《手冊》能夠為提高廣大官兵心理素質以及加強和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理論與實踐的參考!
北京軍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256臨床部
院長:楊立宇
201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