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章 天下大勢(2 / 2)

辛棄疾一愣,緩緩道:“五年。”

“若是我告訴您,北伐定在明年,辛公感到驚訝嗎?”

“不可能!”

李伯言笑道:“不可能?我告訴您,就是在明年!韓相哪裏是啟用您,實在用您這副殘軀,作為主戰的旗號!是在帶著大宋的子民,去送死!”

辛棄疾瞳孔一縮,“不會的,不會的……老夫一定會勸諫,一定不會如此冒進,倉促北伐的!”

“您勸得住,那若是勸不住呢?您是歸正之人,您勸精心準備,朝堂上的那些言官們,又會以何等惡毒之心,來揣摩您的意思呢?”

如今的朝堂,趙擴意氣風發,韓侂胄權勢正盛,這樣的局麵下,別說辛棄疾,就是趙汝愚勸都不頂事。韓侂胄要北伐,趙擴要北伐,那就是整個朝堂的意誌,一年兩年的他們可以等,但讓他們再等五年,不可能!

“老師為何要以汴京公學為院名,就是跟辛公有共同誌向!隻是如今的大宋,還能經得起這樣一場失利嗎?

不能!

不能啊!

晚生請辛公為大宋著想,來汴學吧!”

李伯言並不認為,這場戰爭可以阻止,他不能,趙汝愚不能,辛棄疾同樣不能!然而讓這位已經飽受朝堂政治鬥爭的老人,再去受到利用,他無法答應!

辛棄疾看著李伯言,神色複雜,“雖千萬人吾往矣。”

酒旗獵獵作響,李伯言終於得到了那個他不想得到,卻又為之動容的答案。一個壯誌未酬,臨終都要喊著“殺賊,殺賊”的猛士,豈會因為這點困境而放棄自己的誌向。

“好吧。”

李伯言將一根筷子放在桌上,將一點點豆幹放在同一側,“這是金宋淮水至大散關的邊境,辛公若是統帥三軍,假使糧草充足,如何北伐?”

辛棄疾眯縫著眼,看著李伯言笑道:“你這是跟老夫在談論兵家之事?”

“正是。”

辛棄疾對於李伯言愈發的好奇,冷冷笑道:“既然你來請教老夫,自然有請教的資本,你來說說吧。”

“那晚生就獻醜了。自大散關至淮水,依次為利州路、京西南路、淮南西路以及淮南東路,在下若統帥三軍,當起兵事與兩淮之地,先取山東,再取汴京!京西南路以及利州路按兵不動。”

辛棄疾看著桌上的筷子以及推動的豆幹,反問道:“何故?”

“金人旱戰剛猛,恰恰水戰勢弱,起兵兩淮,進可攻,退可入海。若戰事不利,尚有鎮江、揚州、建康抵禦金人南下,而利州路、京西南路一破,襄陽、興元二府若失守,大宋危矣。”

李伯言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的,往後推一百年,蒙古南下大敗宋人,正是從襄陽作為切入點,至於兩淮之地,反倒是固若金湯。守江必守淮,這在往後幾百年裏,依舊如此。

辛棄疾沒有對李伯言的戰略發表意見,而是將新倒上的黃酒一口悶,“還有何事嗎?”

“在下人微言輕,若辛公阻止不了明年的大戰,這便是在下獻上的中策,切不可全麵開戰!大宋安危,就拜托辛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