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甘·克勒除了對猩猩進行了大量實驗外,還曾對4隻雞進行過長期但極具啟發意義的實驗。
他將雞分成兩組,食物也分成兩攤,而且特製了兩塊木板,一塊淺灰色,一塊深灰色。他讓其中兩隻雞啄食丟放在淺灰色木板上的米粒,另外兩隻雞則啄食另一塊深灰色木板上的米粒,不準相互啄食。一旦發現哪隻雞跑到另一塊木板啄食,則半天不給它食物。
比起猩猩、狗或其他動物來講,雞遲鈍多了,但經過500次左右的實驗之後,4隻雞終於形成了思維定式:前兩隻雞隻啄食淺灰色木板上的米粒,而後兩隻雞也隻啄食深灰色木板上的米粒。
接著,克勒又定做了兩塊木板,一塊的顏色比那塊淺灰色的更淺,另一塊的顏色比那塊深灰色的更深。按照聯想主義者和條件反射主義者的理論,由於雞已學會將吃食與某種特別的灰度聯係在一起,因而,它們應繼續這麼做。
但實驗結果表明,差不多70%的概率,這些雞都在新的木板上啄米,而不是在舊的木板之上。經過訓練、隻在較淺顏色木板上啄食的母雞大多隻選擇新的、顏色更淺的木板。而學會在較深顏色木板上吃食的母雞則大多選擇新的、顏色更深的木板。也就是說,雞已學會不將食物與某種特別的顏色聯係起來,而是與某種特別的關係聯係起來——在第一種情況下,是較淺顏色的背景,在另一種情況下,則是較深顏色的背景。
為了驗證這個規律,克勒又用一隻猩猩和一個3歲的兒童重複了這個實驗。克勒在他們麵前各放了兩隻箱子,一隻是淺色,一隻是深色。當對猩猩測試時,淺色箱子裏放著食物;當對兒童測試時,淺色箱子裏麵放著玩具。
經過一輪測試後,猩猩和兒童都知道淺色的箱子裏有他們喜歡的東西。下一輪,克勒拿走了深色的箱子,各用一隻比盛放食物和玩具的箱子更淺的箱子代替之。這一次,他在兩隻箱子裏都放上同樣的禮物,這樣一來,除兩隻箱子的顏色不同外,沒有任何其他的激勵因素讓他們在兩者之間進行挑選。結果,猩猩和兒童通常選擇的都是新的箱子,即顏色更淺的箱子。
在此之前,行為主義學者認為,動物隻要經過訓練,就可在兩種不同顏色的東西中選擇一種,可他們不願相信的是,動物所學的不是兩種顏色,而是兩種顏色之間的關係。但克勒的實驗堅定地證明,顏色之間的關係的確是動物們學會的基本事實,因為它們會在不同的情形之下應用同一個原理。
關係是感知、學習和記憶的關鍵。這個事實此前被排除在心理學之外,現在又由格式塔學者們重新將其找了回來。
就這樣,一隻母雞的思想,推翻了聯想主義和刺激—反應論者的想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