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年前那場紛戰,各地界均相安無事。一日又一日重複繁瑣的年華,如今,堂堂西國兵強馬壯,君民一心,浩浩天威豈可輕易觸犯得。收斂侵舉之念,各地藩王亦是無從反抗,恢複往昔那般,卻奈何籠上烏紗一片。了無生趣,一年一見已然不見昨日風光瀲灩,盡在語無倫次,腔不搭譜。
南北界限,一處山,名曰:白靈山。此地常年雲霧籠罩,飄忽仙蹤,乃南北國界同擁之“聖山”。
傳聞山上無半點植物生存,皆是碎石巨岩,山路險峻,難尋得一條能完整通於山頂之路。又有道言此山乃為南北而開,故此處於交界之端。南北二國邦交已久,自是樂得同享白靈山,更何況,此山是為兩國的邦交而開至,天意,切莫違。
白靈山已有百年悠遠,歲月的風沙刻下一道道屬於年歲的痕跡,天象難測,地質微妙變動,促使不過幾年間煙霧再重三分,入山之人日益減少,演變至荒無人煙。與此同時,西國兵馬席卷而至,一舉攻下南北國界,擴張國度。白靈山莫名荒蕪,南北莫名崩塌,尤令眾人揣摩是否“天意弄人”。
攻陷南北,著實叫天下各路汗顏。雖說南北國界不是大國,但以地勢論人和絕對非輕易就可掠得,白靈山荒蕪不出三日,如此政變豈不令人汗顏?愈來愈無人敢直視西國國君如利刃的金眸,僅餘恐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