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秋
在森林圖書館寬敞的大廳裏,坐著兩位森林大學的名教授:一位是白頭翁先生,一位是貓頭鷹博士。
那一天,天已經將近黃昏。森林圖書館裏靜悄悄的,白頭翁先生“沙沙沙”地寫完了書稿的最後一個字,輕鬆地舒了一口氣,微笑著,雙手捧著書稿站起來,遞給坐在對麵的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請你提提意見。”
“不敢、不敢。”
貓頭鷹博士接過了書稿,仔細地翻閱著,一邊看,一邊直點頭。他看到這部《益蟲錄》裏麵,詳細地記載了蜜蜂、蜻蜓、青蛙、赤眼蜂……這些益蟲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很佩服白頭翁先生的知識淵博。
“好。”貓頭鷹博士讚歎地點了點頭,“您寫得真不錯!”
這一部厚厚的《益蟲錄》,是白頭翁先生花費了好幾個月的工夫,嘔心瀝血所寫成的著作。現在,他聽到貓頭鷹博士這樣的稱讚,心裏自然很高興。不過,正在他連表謙虛的時候,忽然看到貓頭鷹博士漸漸地皺起了眉毛,指著才掀開的書稿中的一頁,抬起了頭問道:“這是怎麼搞的?你怎麼把那討厭的蟬,也寫進《益蟲錄》去啦?”
“咦?”白頭翁先生瞪大了眼睛,“蟬,難道不是一位益蟲嗎?”
“什麼?什麼?”貓頭鷹博士激動得臉色都變了,“那個壞家夥難道還是個益蟲?哪個不知道,蟬的幼蟲,長期吮吸樹的液汁,他們長大了以後,就依靠吸樹汁當作食物,使得那些葉子都萎縮枯死了,使得水果減產,對於農作物也有很大的危害。他們明明都是些壞家夥,你怎麼把他們寫成益蟲嘛!”
“什麼?什麼?”白頭翁先生聽他這一番議論,氣得脹紅了臉。“蟬,明明是益蟲嘛!他們幼年時候的皮殼,叫‘蟬衣’,是很好的中藥材,能夠治療傷風感冒,目赤腫痛,他們能夠治這麼多的病,有這些好處,難道還算不得是益蟲嗎?”
正在他們兩位激烈爭吵的時候,從門外飛進來一位穿著麻麻點點連衣裙的小麻雀妹妹,笑著說:“哎,你們先別吵,讓我來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說,我是益鳥?還是害鳥呀?”
“你經常吃害蟲,當然是益鳥呀!”白頭翁先生肯定地說。“你說呢?”小麻雀妹妹轉過身子去問貓頭鷹博士。“這個……你也常常偷吃稻穀哩!”貓頭鷹博士吞吞吐吐地說。“哈哈哈!哈哈哈!”小麻雀妹妹發出了銀鈴似的笑聲:“我承認,我的嘴很饞,好貪吃稻穀。不過,我們要哺育自己的小寶寶,也要捕捉大量的害蟲。天下的事情是複雜的,不能夠都那樣絕對化。你們說對不對?”“對!”貓頭鷹博士同意地點了點頭,“像蟬那樣的昆蟲,不能硬將他們絕對地劃成益蟲和害蟲,讓我們把他的好處和壞處都全部寫上去吧!”“好!”白頭翁先生讚同地答應了一聲,重新拿起筆,準備對他的書稿做新的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