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的清洗是一項細致的實驗準備工作,實驗中所用的儀器清潔與否,洗滌是否符合要求,對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精確程度均具有直接的影響。在果蔬采後生理生化實驗中,經常涉及到蛋白質、酶甚至核酸等多種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質的測定和製備工作。這些物質對許多常見的汙染雜質如金屬離子(鈣、鎂離子等)、去汙劑和有機物殘基等十分敏感。由於實驗儀器不潔淨或被汙染,往往會造成生化實驗出現較大的誤差,有時甚至導致實驗的失敗。因此,實驗儀器、用具是否潔淨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一)儀器的清洗
1.初用玻璃儀器的清洗
新購買的玻璃儀器表麵常附著有遊離的堿性物質,可先用去汙劑溶液洗刷,再用自來水洗淨後浸泡在1%~2%鹽酸溶液中過夜(不可少於4h),再用自來水衝洗。清洗後的器皿內外不可掛有水珠,否則需重新洗淨。最後,用去離子水衝洗兩次,在100~120℃烘箱內烘幹備用(注意,計量儀器不可烘幹)。
2.使用過的玻璃儀器的清洗
先用自來水將儀器中的汙染物洗刷幹淨,再用合適的毛刷沾去汙劑(粉)洗刷,或浸泡在含清洗劑的水中超聲清洗(注意,比色皿絕不可超聲清洗),然後用自來水徹底洗淨去汙劑,用去離子水洗滌兩次,烘幹備用。
3.石英和玻璃比色皿的清洗
強堿會浸蝕拋光的比色皿,因此在清洗時絕不可用強堿清洗。可用洗液或去汙劑溶液浸泡後,再用自來水和去離子水衝洗。用綢布包裹的小棒或棉花球棒刷洗,效果會更好。
4.塑料器皿的清洗
塑料器皿一般由聚乙烯、聚丙烯等材料製成,在實驗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第一次使用塑料器皿時,可先用8mol/L尿素(用濃鹽酸調pH=1)清洗,接著依次用去離子水、1mol/L KOH和去離子水清洗,然後用10-3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除去金屬離子的汙染,最後用去離子水徹底清洗。以後每次使用時,可隻用去汙劑溶液清洗,然後用自來水和去離子水洗淨即可。
(二)洗液的配製
洗液的種類較多,根據需要,可以配置不同的洗液。
1.鉻酸洗液
常用鉻酸洗液清洗新購買的玻璃儀器,以除去玻璃表麵附著的堿性物質。但是鉻有致癌作用,毒性較大,配製和使用洗液時要極為小心,常用的兩種配製方法如下:
方法一:取100mL工業濃硫酸置於燒杯內,小心加熱,然後慢慢加入5g重鉻酸鉀粉末,邊加邊攪拌,待全部溶解並緩慢冷卻後,貯存在磨口玻璃塞的細口瓶內。
方法二:稱取5g重鉻酸鉀粉末,置於250mL燒杯中,加5mL水使其溶解,然後慢慢加入100mL濃硫酸,溶液溫度將達80℃,待其冷卻後貯存於磨口玻璃瓶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