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陰謀(1 / 2)

第十七章陰謀

1881年3月,光緒七年二月,鍾粹宮,一個中年女人在不停的咳嗽著,兩個宮女匆匆的跑出去了,一個去叫太醫,另外一個則是去叫皇上,什麼女人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她就是大清國的太後——慈安。

……

養心殿,得到消息的載湉大為緊張,自己的來臨並沒有太多的改變曆史,慈安還是這一年死的,就是因為得了微屙才導致後來死去的,而載湉也不打算去改變什麼,因為載湉改變不了什麼東西,也不想去改變什麼,這樣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才可以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

不過這時候說什麼也是要去看看慈安的,因為這個時代,皇帝的孝道是關乎皇帝的威信的,一個注重孝道的皇帝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於是載湉快步來到了鍾粹宮,隻見慈安麵色蒼白的躺在床上,很是無力困乏的樣子,看到載湉過來了,便說道“皇兒,你來了!來!來!讓哀家看看!”慈安一改剛剛的倦容,勉強堅持著一副正常的樣子。不過她的動作似乎是那麼的力不從心,剛剛微抬的手臂又落了下去。

載湉一看這樣,連忙傳太醫過來,然後上前扶起慈安,微笑道“母後,孩兒來了!”

慈安愣了一下,載湉可是從來沒有叫過自己母後啊!雖然她和載湉是母子的關係,但是無法改變的是,她們並不是真正的母子,而這也是慈安一生最大的痛苦,她自己沒有孩子,導致了他對載湉真摯的愛。而載湉也很是感動,在慈禧對他刻薄、嚴厲、虐待;而慈安則是盡力的保護載湉。

載湉也知道,慈安的日子不多了,對於慈安這個名義上的母親,他是真正的感到了另一個時空裏那個真正母親對自己的愛,一切都是那麼的相似,因為她們都是母親。自己的一些言語希望能夠給慈安去世前最大的快樂,這是自己應該做的!

提起慈安,人們很自然地會聯想到慈禧,長期以來,慈安給人一種過於忠厚老實,缺乏政治才幹,事事依賴慈禧的印象。實際上,這樣的看法未免有失偏頗。真實的慈安出身於世代官宦之家,從小就受到過良好教育。特別是她成為中宮皇後的五年中間,清王朝遭遇了空前的外患內憂,使她在憂患中成熟,在憂患中增長閱曆。在美女如雲的皇宮,在多情好色的鹹豐帝身邊,能保持11年榮寵不衰?

除了憑借她本人的超凡的容貌和人品之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因素,就是她有一套十分成功有效的處理和駕馭她與眾妃嬪、與夫君皇帝關係的秘訣。這些都足以表明慈安是一位城府很深的大智若愚的女性。即使把她作為一個政治人物來衡量,即使把她與慈禧放在一起做比較,慈安太後也絕不是一無是處。決定朝政大端,慈安優於德,而慈禧優於才。慈安對權力不感興趣,所以日常朝政多讓慈禧處理。而“慈禧懾於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禮”。遇到朝政大事,慈禧不敢擅做主張,仍要征詢慈安的意見。由此可見,慈安太後在控製局麵、掌控權力方麵也是很有一套辦法的。在光緒年間任過大清國駐英國大使,回國後先後任過光祿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禦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筆記》中記到:誅殺陷城失地、臨陣逃脫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將驕蹇*的勝保下獄賜死,賞給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