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1 / 3)

國家大湖漁業研究中心

原名大湖漁業研究所,1987年底改為現名。太湖漁業研究所的曆史可追溯到1927年,當時稱為大湖漁業調查所,對20年代伊利湖加拿大白漁業的崩潰原因進行了調查。30年代和的年代,查明了伊利湖和密歇根湖商業捕撈的:作用和這:兩個湖漁業汙染狀況,並對密歇根湖進行了生物學和湖沼學研究。有4000種以上的化學劑在密歇根州北部的哈蒙德灣生物站以及大湖漁業調查所建立的野外試驗站進行試驗。

科學家們研究出一種毒殺幼體的化合物,從而導致三氯甲烷(FM)的生產,1958年進行試用獲得成功,目前仍使用這種化學劑來控製七鰓鰻。

60年代調查所更名為大湖生物研究所,研究所在這一時期的主要成就是,大大減少了海七鰓饅種群,獲得魚體中殘留數據,該數據成為1972美國在全國範圍內禁止使用DD的重要依據。

1970年研究所更名為大湖漁業研究所。在70年代10年中農藥和重金屬汙染物對大湖漁業的影響是研究所的重要課題,熱汙染以及能源生產對大湖生物群的影響是70年代初的主要課題。

近年來,研究所在發展各機構間對伊利湖大眼魚的管理技術上起著主要作用,為查清其它主要種群的生物學和種群動態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五大湖恢複自然繁殖的湖畔群體是研究所特別重要的課題。此外,也投入相當大的力量來評價航行(尤其是冬季航行)對大湖魚類和棲息地的影響。

當前研究重點:資源評估研究室研究主要魚類種群的生物學和動態對海鰻的控製和資源的恢複計劃重要遊釣魚類和餌料魚的種群數量改善原有的和發展新的種群評估技術>對機構間管理計劃的製定給予技術幫助。

生態學和湖沼學研究室研究下列諸因素給魚類和棲息地產生的影響:岸線、河床和湖底的改變>航行,廢水排放、水的供應和發電站用水;營養的增加>酸的沉降;沉積物對底棲小動物的生產力的影響。

生理學和汙染化學研究室研究魚類生理學和習性魚類對水質的要求;在各種魚類魚體中汙染物的種類、數量和影響>毒性物質的動態,其中包括對影響魚類生物有效度的環:境和活動的評價,評價過去為減少汙染所采用措施的效果。

項目方而生物統補書管理和情報交換、漁船管理和技術通訊。

研究設施:研究中心有5艘調查船。船上設有實驗室、拖網、刺網、幼魚拖網、研究學和汙染物的取樣設備、水聲探魚儀係統、勞蘭電子計算機導航係統(確定精確位置)。研究中心還擁有一個由小型調查船組成的船隊,船上裝有各種電子裝置,包括導航係統和在大湖近岸和毗鄰水域進行漁業和湖沼學研究所必需的儀器設備。

在汙染物的研究方麵,研究中心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有低溫和高溫灰化設備,有液體閃爍和其它放射性測定裝置>有氣相色譜儀,用以確定有機農藥和工業化學製劑的數量,有氣相色譜,質譜用於鑒定汙染物;有高壓液相色譜儀,用以分離和測量汙染物;提取和凝膠滲透色譜儀。毒理學設備包括用於魚類和浮遊動物的流水和靜水生物鑒定係統,以及用於培養和對浮遊動物計數的分離器和比色計;分離亞細胞部分的高速分離機;用於組織護理學的高分辨顯微鏡。

在富營養化研究中使用的水化學設備用於研究氮磷營養素。該設備包括自動分析儀、元素分析儀、紫外線可見分光光度計和計算。還有一台絕熱的熱量計和隧道呼吸計用於生物能量學的研究。

該中心還有規模S大的魚類養殖和蓄養設施,包括許多能容200至600加侖水的玻璃鋼池、孵化池,以及各種供貯存魚和進行毒性研究的水槽。這些設備每分鍾注入100加侖井水,配有輔助設備:過濾器、脫離子劑、沉澱池、水泵和蓄水池等。

研究中心設有大湖漁業研究圖書館,有大湖魚類的特藏。這個圖書館是密歇根州第一個加入俄亥俄學院圖書館中心的成員館。該中心圖書館已發展成聯機計算機圖書中心,通過計算機化網絡能查到其它成員館的書籍和刊物。

研究中心的圖書館有打印機和繪圖設備,主要用於處理由8個大湖州提供的商業性漁獲量數據和進行統計分析。

國家蓋恩斯維爾漁業研究中心

該中心原名國家蓋恩斯維爾漁業研究所,1987年底改為現名。該所於1978年開始興建。

主要任務:調查從國外引進的、非本國的魚類,以保護本國魚類;把有害種類列成表,並對那些在美國水域放養的外來種製定出鑒定標準。研究範圍包括調查墨西哥邊界以北:的整個北美的淡水、鹹淡水和沿岸魚類,查明其分布、分類學、現狀和小生境要求。國家拉克羅斯漁業研究中心

1960年魚類和野生生物局把在拉克羅斯河濱公園的魚類孵化場改建為一個漁業研究所,命名為魚類控製研究所。1978年修建成一個新的研究所,即國家拉克羅斯漁業研究所。1987年底,該所易名為國家拉克羅斯漁業研究中心。

組織機構:研究中心設有以下研究室:生理學和生物化學、分析化學、毒理學、現場效力、生態學、技術情報,在佐治亞洲設有野外研究站。

主要任務:針對漁業管理和養殖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和製定解決的辦法;與有關機構協商完成在漁業中使用化學藥品的注冊要求;了解主要河係中水生物,尤其是瀕臨滅絕種類在生活的各個階段對環境的要求>研究改進大湖中控製的方法(化學滅菌劑、射線控製、生物學控製、綜合處置等)。

當前研究重點:漁用化學劑的發展和注冊;通過實驗室和野外試驗查明水生生物中化學劑的毒性;對影響化學劑毒性的因素水的硬度、pH值、溫度和其它環境因素,提高鑒別能力,並予以排除>發展分析方法,以弄清漁用化學劑在魚體中的殘留狀況、進入魚體途徑、排泄和新陳代謝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