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說服(1 / 2)

相親後的第二天,林夕預料中的接到了媽媽的“關懷”電話:“對方怎麼樣啊,長得如何?”其實媽媽在問的時候是矛盾的,既希望這次的對象是林夕能看得上的,但又不最滿意,“外地人”是道硬坎。“還行吧”,林夕不太願意多談。或許是受夠了父母長期的爭吵,她和雙親都不是很親近,不喜歡和父母聊天,也不知道如何交流,和父母說話總覺得莫名的煩躁。步入社會後,正巧單位離家有些遠,給了林夕很好的理由,搬出來自己租房住,住在表哥家的空房,一套小兩室,麵積不大,住起來卻是頗舒適方便。林夕很享受這樣的自由,每周回去一次,草草的彙報近況,心靈上是解脫的。

“如果可以的話,就聯係聯係吧,人好就行”,即便林夕再不願多聊,媽媽的關心不是簡簡單單兩句話可以結束的,“我知道”“不要總看長相,你也不小了,可以談了”,在媽媽的眼裏26歲算是大姑娘了,自家姑娘早該戀愛了,現在該是結婚的年紀了。

林夕的父母都是爆脾氣,急性子。媽媽很賢惠,做事利落幹淨,家裏家外一把罩,鄰居間出了名的能幹,年輕時也算得上是個美人,但性格頗剛烈。爸爸則是個耿直的人,脾氣大,年輕時很聰明有才華,但太正直不圓滑,事業上故而低落了些。爸爸喝了酒總愛憶從前,吹噓自己的想當年,媽媽受不了他的不切實際,愛反駁兩句,話不投機三兩句便吵起來。爸爸還很節省,也愛計較,鄰居碰到沒和他打招呼,他會記著,嘮叨人家怎麼怎麼沒禮貌,家裏一個垃圾袋可以用好幾天,舍不得扔。倆人的爭吵永遠沒有重點,盡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可能是過來人的經驗吧,父母總覺得自家姑娘一定要找個脾氣好的,老實忠厚的。爸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我們父女倆雖不投緣,但脾氣你最像我。”這句話林夕很認同,但父女倆又不盡相同,林夕的身體裏還流淌著媽媽賢惠溫良的血液。

秋然或許便是父母口中的好脾氣吧,話不多,卻也讓人摸不清。林夕對秋然談不上喜歡,反正不討厭,並不是理想中的類型,故而幹媽何琴問起的時候,林夕有些挑剔:“他是不是太成熟啊,感覺不像隻比我大一歲”。“成熟好啊,懂得照顧人,小夥子真的很好,脾氣非常好”幹媽是頗為中意的。幹爹劉銀根在家時常提起,說單位有個小夥很好,做事沉穩性格內斂,很受同事誇讚,老早就想到給林夕介紹,是老婆何琴給壓著,觀察了又觀察,確實如耳聞才約兩人見麵的,這個介紹是掛保證的。“不要還沒接觸就把人家回死,多聯係聯係才能培養感情”“恩,我先接觸看看吧”林夕和幹媽還是很好的,啥事都可以聊,時常也電話裏溝通溝通,所以此刻很聽勸。

秋然的內心很焦慮,見了林夕後,便迫不及待的信息聯係,但對方似乎很不積極,有時都不理睬,急了的秋然便打電話,接通了後,也傻傻的不知道說什麼。剛開始還不好意思請劉銀根幫忙問問,幾天下來坐不住了,“劉主任,林夕她是不是不願意啊?”劉銀根被問的楞了,“沒聽你何阿姨說不樂意啊,問了說挺好。”“我發信息好像不怎麼回複,約她也都沒空。”“這樣啊,那我回去問問情況,你也別急,你倆真有緣跑不了。”“好,謝謝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