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西方的研究(2 / 2)

1872年,查爾斯·戈沃爾牧師搜集和翻譯的民歌集《南印度的民歌》(Folksongs of Southern India)出版。

1879年,梅沃·斯托克斯的《印度童話》(Indian Fairy Tales)出版。

1884年,弗洛拉·安妮·斯蒂爾夫人和R。C。坦培爾二人合作的《機智故事》(Wide Awake Stories)出版,其中彙集了旁遮普和克什米爾的43個故事。10年後,這本書又以《菩提樹講述的旁遮普故事》(Tales of the Punjab Told by the Pippul)為題再版。

1893年,威廉·克魯克的研究著作《北印度的民間宗教與民俗》(Popular Religion and Folklore of Northern India)分兩卷出版,被譽為印度民間文化的簡明詞典,不乏印度民間文學的內容。

進入20世紀以後,西方學者對印度民間文學的收集、整理和研究熱情依然不減。這裏首先要提到的一個人是喬治·格裏爾森。他曾在印度孟加拉和比哈爾等地擔任殖民官員多年。早在19世紀70年代,他就開始搜集印度北方流傳的傳奇長詩,如流傳於孟加拉北部農村的《馬尼克·昌德拉之歌》、流傳與比哈爾的《維傑馬爾之歌》《阿爾哈之歌》等,然後於80年代在皇家亞洲學會的雜誌上發表,並寫出若幹研究文章。到1927年,他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成果斐然。在他的11卷本巨著《印度語言調查》(Linguistic Survey of India)於1894至1927年陸續出版,其中有不少關於印度民間文學的內容,如,他曾舉出各地方言中的《敗家子的故事》,並與歐洲同類故事作比較。

1908年,傳教士斯維納頓的《旁遮普的浪漫故事》(Romantic Tales From the Panjab)出版,搜集者的目的僅僅是為人們提供一個消遣讀本。

1909年,P。O。波丁等人翻譯的《桑塔爾族地區的民間故事》(Folklore of the Santhal Paraganas)出版,其中收有125個故事,並加了注釋。

1912年,威廉·麥庫洛奇的《孟加拉的家庭故事》(Bangla Household Tales)出版。1913年,唐納德·麥肯齊的《印度的神話和傳說》(Indian Myth and the Legend)和馬格麗特·諾布爾的《印度教和佛教神話》(Myth of the Hindus and the Buddhists)。學術界對這三本書評價不高,認為它們的作者缺乏民俗學眼光,在翻譯中帶有隨意性。

1940年W。G。阿徹出版了兩部書,一部叫《青色園林》(The BlueGrove),是喬塔·那格普爾地區土著居民的口頭文學作品集,主要是民歌,盡管書中沒有附原文,但其英文翻譯十分優美。另一部叫《奧昂人謎語集》(An Oraon Riddle Book)。1946年,他的《桑塔爾人結婚歌》(Santal Marriage Songs)出版。

另一位學者維利埃爾·艾爾溫長年生活於印度中央邦和奧裏薩邦的土著民族之中,采集了各個民族的大量民間文學作品。1939~1958年間,他出版了不下15本書。他於1944年出版的《大喬薩羅民間故事》(Folktales of Mahakoshal)收有當地土著民族恭達人、拜伽人、阿格裏亞人、崩多人、馬裏亞人等多個民族的民間故事,而且對每個民族的故事都作了考察介紹。他對印度中部地區原住民的研究是全麵的,文學隻是其中的一個部分。

以上介紹的主要是西方學者對吠陀、史詩和往世書以外的民間文學作品,尤其是當時以口頭形式流傳作品的搜集、整理、翻譯和研究的情形。而西方學者對吠陀、史詩和往世書等的整理、校對、翻譯和研究的情況不包括在內。事實上,西方學者在這方麵的研究也是很深入的。例如,對兩大史詩的研究,英、德、法、美、蘇聯以及北歐諸國的學者都有建樹,在這方麵,從季羨林、劉安武先生選編的《印度兩大史詩評論彙編》中可以看出概貌。

20世紀,西方對印度民間文學的研究雖然沒有終止,但印度學者們的研究成果已經越來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