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劑學

A型題

85.B86.A87.A88.E89.C90.D

91.C92.B93.A94.C95.A96.D

97.E98.A99.D100.A

B型題

101.A102.E103.C104.D105.A106.B

107.E108.D109.E110.E111.B112.A

113.B114.A115.E116.D117.C118.C

119.A120.A121.B122.C123.E124.C

125.D126.C127.B128.E129.A130.C

131.A132.C

X型題

133.ABCD134.ABCDE135.CDE136.ABDE137.DE138.AC

139.ACE140.ABCE

87.苯甲酸和苯甲酸鈉防腐機理是其分子型的有效,因此應在pH4以下的藥液中使用效果較好。答案為A。

89.輕質是指堆密度小,即堆容積大、較蓬鬆。重質與之相反。輕質、重質之分是由於堆容積不同造成的,即之與堆密度有關,而與真密度無關。答案為C。

95.旋覆花脫落的絨毛混入煎液中易刺激咽喉。答案為A。

98.殼聚糖的沉降機理為:殼聚糖帶正電荷(-NH+4)與藥液中帶負電(-COO-)的雜質交聯而沉降。答案為A。

104~107.輻射滅菌是采用γ-射線殺菌的方法,滅菌過程中不升高產品的溫度,特別適用於不耐熱藥物的滅菌。

117~120.嫩蜜用於黏性較強的藥物製丸。老蜜適合黏性較差的藥物製丸。

133.中藥化學不是現代藥劑學的分支學科。

135.口服藥品不得檢出致病菌。含動物類原藥材粉的同時不得檢出沙門菌。正確答案為CDE。

138.藤黃屬於毒性藥物,生品有劇毒,不能內服,外用於腫毒、頑癬等。經炮製後毒性降低,可供內服,用於跌打損傷、瘡瘍腫毒、腫瘤等。正確答案為AC。

中藥學專業知識(二)

中藥鑒定學

A型題

1.C2.E3.A4.C5.C6.B7.A

8.B9.A10.A11.B12.D13.B14.C

15.E16.B17.E18.B19.B20.A21.A

22.A23.E24.A

B型題

25.B26.D27.E28.A29.A30.A31.C

32.B33.A34.B35.C36.D37.A38.B

39.C40.A41.B42.E43.B44.A45.D

46.E47.C48.A49.B50.E51.C52.D

53.A54.E55.D56.C57.B58.C59.A

60.B61.E62.A63.D64.E65.D66.B

67.C68.D69.C70.D71.B72.A

X型題

73.ABD74.AC75.AB76.ABCDE77.BDE78.ABC79.ABDE

80.ABCE81.ABC82.ABCD83.ABC84.ABCD

1.藥典附錄中藥材取樣法,其抽樣原則:總包件在100件以下的,取樣5件;100~1000件,按5%取樣;超過1000件的,超過部分按1%取樣;不足5件的,逐件取樣;貴重藥材,不論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樣。

2.中藥的質量優劣,是關係到臨床療效和中藥國際化的大問題,質量是中藥的生命。保證中藥質量的前提是品種正確,除品種外,影響中藥質量的因素還有:栽培條件、采收加工、產地、貯藏時間、運輸、非藥用部位超標、人為摻假等。

3.灰分測定包括總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的測定。酸不溶性灰分即總灰分中不能溶於10%鹽酸的灰分。因植物本身的無機鹽如鈣鹽大多可溶於稀鹽酸而除去,來自泥砂等的矽酸鹽則不溶解而殘留,故測定酸不溶性灰分能較準確地表明藥材中有無泥砂摻雜及其含量。

4.《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規定,用烘幹法測定藥材的水分時,其幹燥溫度是在100~105℃幹燥5小時,冷卻30分鍾,精密稱定重量。

6.狗脊的最主要性狀特征,是表麵深棕色,被有光亮的金黃色茸毛,上麵有數個棕紅色的葉柄殘跡,下麵殘存黑色細根。切麵近外皮處有一條明顯凸起的棕黃色木質部環紋。

7.川烏的成分為生物堿、烏頭多糖等,其中主要為劇毒的雙酯類生物堿:烏頭堿、中烏頭堿及次烏頭堿。內服必須經過炮製才能應用。

8.在識別葉類藥材時,特別要注意葉的形狀,顏色等特征,葉藍綠色或黑綠色,葉柄扁平,偶帶膜質托葉鞘的藥材,首先要考慮蓼科植物,因為蓼科植物的特征具膜質托葉鞘,來自於蓼科植物蓼藍的葉稱蓼大青葉。

10.全草類藥材的入藥部位值得注意,絕大多數指草本植物的幹燥地上部分,少數帶有根及根莖,或為小灌木的草質莖。

11.肉桂、牡丹皮、香加皮、秦皮的成分在常溫下都不能形成肉眼能看見的結晶,唯有厚樸的斷麵內麵紫棕色、可見多數發亮的細小結晶(厚樸酚)。因含揮發油,氣香,味辛辣、微苦。

12.補骨脂為成熟果實,果實橫切麵其果皮結構比較有特色,即果皮波狀彎曲,凹陷處表皮下有眾多扁圓形壁內腺。

13.馬錢子藥材商品分進口和國產2種,進口馬錢子扁圓紐扣狀,表麵灰綠色或灰黃色,密生匍匐的娟狀毛,有絲樣光澤。沿邊緣剖開,胚乳肥厚,有葉脈5~7條。

15.茯苓為真菌類藥材,含多糖,但不含澱粉,所以可用碘化鉀碘試液來進行真偽鑒別,取茯苓片或粉末少許,加碘化鉀碘試液1滴,顯深紅色(多糖類顯色反應),如果加碘化鉀碘試液出現藍紫色或藍色,即為茯苓的偽品。

16.乳香和沒藥均為樹脂類中藥,入藥部位是皮部切傷後滲出的油膠樹脂。主要成分為樹脂、揮發油和樹膠。

18.五倍子主含五倍子鞣質,五倍子鞣質醫藥上稱五倍子鞣酸,含量可達50%~78%,另含沒食子酸,含量為2%~4%,以及脂肪、樹脂、蠟質。

21.中藥中有一部分成分具有升華性,其升華物在顯微鏡下觀察,具有一定的形狀,如斑蝥粉末微量升華,得白色升華物,鏡下觀察,為柱形、棱形結晶。

22.水蛭最主要的性狀特征是體扁平,有多數環節,背部有黑色斑點排成5條縱線,兩端各具1吸盤,後吸盤較大,前吸盤不顯著。

23.礦物的性質檢查包括:晶係、相對密度、透明度、光澤、硬度、解理、斷口等。

24.朱砂為硫化物類礦物辰砂,主含硫化汞,藥典規定,用滴定法測定,朱砂含硫化汞(HgS)不得少於96.0%。

29~32.傘形科中藥的組織結構中,一般都有分泌組織,其分泌物散發出芳香氣味,因為種類不同,分泌組織的細胞形狀不同,可作為鑒別依據。如當歸的分泌組織一般稱為油室。川芎分泌組織也稱為油室。白芷分泌組織一般稱為分泌腔。柴胡的分泌組織為油管。

33~35.本題目是一組混合題,根據提出的問題展開思考,給出的中藥中哪一種是屬於民族藥,如藏族、蒙古族使用的藥材就稱民族藥,目前習用的藏族、蒙古族藥材是沙棘。第二個問題,藥用部位為全草的藥材是紫花地丁。可用環剝技術取材的植物是皮類杜仲。

39~42.以皮入藥的中藥,在性狀鑒別時,應注意觀察皮的顏色、栓皮的厚薄及其色澤、皮孔的有無和形狀。如中藥杜仲外表麵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斜方形皮孔可與其他中藥區別。中藥厚樸外表灰棕色或灰褐色,有明顯的橢圓形皮孔。牡丹皮外表灰褐色或黃褐色,有橫長皮孔,栓皮脫落處顯粉紅色。桑白皮外表白色或黃白色,易縱向撕裂,撕裂時有白色粉塵飛揚。

50~52.花類藥材的顏色、氣味與其所含的成分有極大的關係,所以應該掌握本組藥材的主要成分。如金銀花主含綠原酸。辛夷主含揮發油。洋金花主含生物堿。蒲黃主含黃酮類化合物。

57~60.藻、蔨、地衣類中藥均為低等植物,形態上無根、莖、葉的分化,結構簡單。藻類中比較高級的類群為褐藻,藥用的褐藻有海藻、昆布。菌類與藥用關係最密切的是真菌,真菌的結構由菌絲體組成。由孢子進行繁殖。藥用部位多為子實體(如靈芝)、菌核(茯苓、豬苓)。這些常見中藥來源於哪一科?值得注意。靈芝來源於多孔菌科。海藻來源於馬尾藻科。冬蟲夏草來源於麥角菌科。茯苓、豬苓也來源於多孔菌科。

61~63.動物類中藥在性狀描述中,也有一些形象術語,在學習中可幫助鑒別和加強記憶。如羚羊角嫩枝光潤如玉,對光透視有“血絲”。牛黃有的表麵有一層黑色光亮的薄膜,習稱“烏金衣”。羚羊角中上部有一條隱約可辨的細孔道直通角尖,習稱“通天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