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章 流放高麗(1 / 2)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七月的遼陽,並不是那麼的炎熱,在靠海的一條大道上,一行車隊緩緩地向東而去。

“子衿,到哪兒了?”

車上,一個華服少年慵懶地伸了伸肩膀,他掀開窗簾,眺望大海。

“回殿下,到大連了。”

王子衿剛剛開口,就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他連忙又道,“殿下,是複州!”

此時,他才剛剛穿越不久,和大多數穿越者不同,他穿越到了元朝,恰好這個少年也叫王子衿。

而現在,他作為妥懽帖睦爾的陪讀,一起要被流放到高麗去。

妥懽帖睦爾即是後來的元順帝,也是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北元皇帝元昭宗愛猷識理達臘的父親。

妥懽帖睦爾被流放到高麗是1330年,而一直到1368年,明朝的大軍才會攻破大都。

“我現在是15歲,等到王師到大都,都已經50多歲。”王子衿摸了摸下巴,他要捋清事態的發展,還好他懂一點元末的曆史。

當然,他的實際年齡有二十多歲,隻不過他穿越的這個少年才15歲罷了,而妥懽帖睦爾才隻有12歲。

“大連?挺好聽的,以後這裏,就叫大連吧。”妥懽帖睦爾眼前一亮,他招了招手,對跨馬而行的王子衿道,“快上車來,我還要聽你講故事呢。”

這個王子衿是王恂的後代,而王恂是元朝時著名的天文家和數學家,參與編修了《授時曆》,然而到了王子衿的父親這一輩,在天文和數學方麵就完全沒有什麼建樹了。

“呃!”王子衿有些頭疼,按道理,作為一個漢人,那麼當然得跟你撇清關係的,但是此時,他又不得不聽從對方的命令。

坐在馬車裏的王子衿一言不發,這個時代,顯然不是個很好的時代。

元朝內部的權力鬥爭遠超任何朝代,在元朝末年,戰爭每天都會在上演。

甚至還有一股紅巾軍甚至入侵過高麗,適逢亂世,人命賤如草芥,沒有誰能確保一定就能活下來。

今天是一股起義軍的首領,明天可能就會被元軍擊敗,甚至是被自己人殺害。

擁立和功勞如脫脫,都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命運。

至於跟隨明太祖的,除了湯和以外,很多功臣也被殺死,王子衿的現在的想法就是,最好置身事外,管你們誰死誰活,和我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一去高麗,也不知道什麼是個頭。”妥懽帖睦爾望著遠方的道路,回想起宮中的一係列權力鬥爭,也不由得萬份唏噓。

他的父親,也就是元明宗,在權力鬥爭中,被他叔叔圖帖睦爾擊敗,並被毒死。

他生在帝王之家,比大多數孩童都要早熟。

當然,一年後,妥懽帖睦爾會被迎回大都繼位的,但王子衿還是道:“當年伊尹放太甲於桐宮,有三年之久,在這三年期間,太甲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學識,在伊尹還政之後,傾力治國,奠定了商五百多年的基業。”

妥懽帖睦爾搖了搖頭,關上車簾,麵露憂色,道:“我叔叔不是伊尹,我也沒有太甲那樣的賢德,大都裏很多大臣都想置我於死地。況且高麗位置偏僻,東麵的大海上,又有世仇倭寇,隨時都枕戈待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