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人們穿皮襖,都是毛朝外邊。
一天,魏文侯外出遊玩,在路上看見一個人背著一捆柴草,他把皮襖反過來穿著。文侯感到很新奇,就問:“你為什麼把皮襖反過來穿啊?”
那人答道:“我愛惜皮襖上的毛,怕把它磨壞了,因此就毛朝裏穿著。”
文侯笑了:“你背的柴草把皮子磨壞了,那毛長在哪裏呢?”
趙襄子喝酒,喝了5日5夜也不停杯。對侍候他的人說:
“我真是國中最出色的人呀!喝酒5天仍不覺難受。”
優莫說:“你盡力喝吧!紂王一連喝了7日7夜,現在您才是5日5夜。”
趙襄子驚叫起來:“既是這樣,那麼我要滅亡了嗎?”
優莫答道:“不會滅亡。”
趙襄子說:“跟紂王隻差2天不滅亡還等什麼時候?”優莫說:“夏桀和商紂的滅亡,是因為遇上商湯和周武王,現在天下的君主全是夏桀,而您是商紂。夏桀和商紂同時存在,哪有可能互相消滅呢?然而相當危險了!”
衛國有5個男子。都背著瓦罐從井裏汲水澆韭菜,從早到晚,一天辛勞,隻能澆一畦。
鄭國大夫鄧析路經這裏,看到他們笨重的勞動,便下車說:“你們可以做一種機械,後端重,前端輕,名叫桔槔。使用它來澆地,一天澆百畦也不覺得累。”
5個衛國人齊聲說:“我們的老師說過:‘有使用機器的好處,一定就有使用機器的壞處。’我們並非不懂,而是不願意製造使用。你走你的路吧,我們決不更改!”
惠子要去梁國做宰相,渡河時不慎落水,幸虧船老大盡力搭救才脫險,船老大說:“看你落了水,就一點辦法也沒有!像你這樣的人,怎麼還能做一國的宰相呢?”
惠子說:“搖船、鳧水,我不如你,但治理國家你怎能和我相比呢!”
魯哀公問孔子說:“我聽說有個最健忘的人,搬家時忘了妻子,有這事嗎?”
孔子笑道:“這還不是最健忘的人,最健忘的人是忘記了自身――從前,夏朝的最後一個君主叫桀,終日沉溺於聲色犬馬之中,不管理朝政。他有個叫觸龍的大臣,也隻知獻媚逢迎,桀王因此更加荒淫無道。後來夏桀王被殺,觸龍也五牛分屍,這兩人都是忘記自身的人。”
魯哀公聽後,不由滿臉通紅。
宋國有個人在女兒出嫁時,叮囑她道:“你的婚姻不一定有始有終。為了防止夫家休退你,你不可不預留後手偷藏私房錢。你富裕了,就是休退了再轉嫁也是容易的。”
女兒聽從父教。後來,丈夫發覺她偷竊,就把她休退了。
哎,他父親隻知道為了防備休退而叫女兒偷藏私房錢,卻不知道正是如此才使女兒被休,真是荒謬之至啊!
東邊有戶人家的母親死了,她的兒子哭得不怎麼悲傷,被鄰人指責不孝。西邊一戶人家的兒子見了,就對母親說:“母親你為什麼不舍得快點死呢?如果你死了,我一定能很悲痛、很悲痛地痛哭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