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隍家廟(1 / 2)

西郊城外有所城隍廟,曾經也是香火極盛的,可這亂世荒年的,人們都忙著討生活呢,哪來得閑餘的時間來侍弄.沒得香火,這神仙的府邸也就漸漸破落了下來,早已不複當年的風采.琉璃敗,卷棚出,彩繪斑駁,連正殿上方懸掛的匾額上”護國庇民”這四個大字也殘缺不全了.隻有廟裏祀奉的城隍大神及各色地獄塑像還是栩栩如生,煞是威嚴.相傳這裏的神仙倒是及其靈驗的,卻不知曾庇護了幾代臣民,可如今倒也是實實在在的蔭澤了這西京裏的的乞兒流民.亂世多流民,食不果腹,白日裏行乞要飯,尊嚴也就沒得幾斤幾兩了.衣不附體,晚上臥草而眠,這城隍廟裏多少遮風擋雨.就這樣,越來越多的流民聚集於此,這城隍府邸倒成就了乞兒家園.官府不是不管,隻是這流民太多,若不許他們盤踞於此,必然四處流竄,城中住的又都是富貴人家,出了什麼事情不好交代.倒不如睜隻眼閉隻眼,放任這城隍一角,反而方便管束.衙門裏的人時不時來巡視一翻,說是巡視,也隻是來取走每月份錢.這份錢類是於保護費的性質,開始是每人一錢銀子,後來人多了,官府嫌瑣碎,就按月份收取,由乞兒頭統一繳納.這人兒多數是有身份的,在流民裏有一定的威嚴.被大家推選了出來,管理流民內部的各個事宜.

這任的乞兒頭是蘇瞎子,原是讀過書的,算起來也是半個秀才.滿腹的經論,若不是趕上這世道定是個魁星.蘇瞎子年輕時也是個風流人物,明眸浩齒的,家道也是殷實.16歲那年鄉試三甲,隔年拜了蘇州知府的帖子,原是個平坦大道衝前.誰想得那知府竟是個好男風的主,蘇瞎子年輕氣盛,恃才傲物折辱了他一翻.那知府氣極捏了個罪行,革了他的秀才名頭,關入大牢.蘇瞎子的爹娘一路打點,好好的家財就這樣敗了下來.知府假意放人,暗地裏卻生生挖去了蘇瞎子的眼睛.萬貫家財換回一個瞎眼的兒子,蘇瞎子的爹娘垮了,蘇瞎子卻無法跟去盡孝,因為他不能放棄這爹娘好不容易換回的命,從此蘇瞎子舍棄了自己的姓名成了蘇瞎子,因為他要記住這刻骨的恨.

這樣的故事在城隍裏有太多太多,幾乎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傷,心裏都有痛,可活著的人終歸還是要活著,生活不會因為有太多沉重的悲傷就停止它的腳步.每個月的份錢還是要交,不會因為你是個有故事的乞兒就減少分毫,每個人還是要出去討飯,要錢,還是會經常拚了命也攢不夠月份錢.這樣的世道活著太難,做人太難,做個乞丐更難.

這個月的份錢又漲了,上個月的份錢還欠了許多.衙役們早放下了話,若再交不齊就要拿人倒大牢去了.其實衙役們也不過說說而已,大牢裏已經人滿為患了,亂世裏除了流民最多的還是飛賊和盜匪了,哪裏還有多餘的牢房關他們這些交不起份錢的小乞丐呢.可錢還是要交的,若交不齊,這西京怕是無法再呆下去了.可天子腳下都生活都如此的艱難還有哪裏容得下他們呢.這些流民就像無主的孤魂野鬼,地獄不收,天堂不納,聽說許多城池都關閉了城門禁止流民入內.生活還是要在西京繼續的.蘇瞎子的心沉到了肚子了,現在大家吃飯都成了問題,哪裏去找銀子呢?

傍晚時分,出去乞討的人陸陸續續的回來了.大家把各自乞討來的食物混在鍋裏,那些留守在家的老人孩子早駕起了火堆,一股異樣的味道就蔓延了開來.這時大家便會排著隊等候著,捧在手裏的碗有許多隻有一半還在使用,稍稍一晃便會溢出來.大家也顧不得燙就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吃完飯各自找個角落窩著.大殿正中是乞頭們議事的地方,蘇瞎子他們經常會盤做一圈在那裏討論些什麼.今天也不例外.

“大哥,不行咱就和他們拚了.奶奶個熊的,我就不信老天爺還能看著這些狗官把咱們逼死!”說話的李二瘸子,沒瘸時他也風光過,打家劫舍,殺人放火,說是仗義江湖,倒也不曾欺辱過一戶平頭百姓.也算個英雄漢子.

“老二,不要太衝動,還不到那個時候.”三瘋子按下他的手,“更何況我們現在是要刀沒刀,要人沒人,難道要這些老弱病殘拿著木頭銷子去和那些酒飽腸肥的衙役拚命不成?”三瘋子倒是有些腦子的,以前的他是個師爺,因為看不慣上司的胡作非為辭了官,本想著一畝三分地,老屋井上田,安安心心的養老送終,可天不遂人願,一場洪水毀了他的安樂夢.田沒了,屋毀了,又沒有一技傍身,開始還能寫封家書,做付對子賺些零花,最後連這兒營生也做不下去了,隻能做了乞丐混口飯吃.

“那你說怎麼辦?”李二瘸子環視了一眼周圍,語氣軟了下來.莫說是這些老弱病殘,就算是一些年輕的漢子也因為吃不飽飯歪靠在牆壁,最近的飯越來越難要了,朝廷加了賦稅,許多小本買賣人都蝕了本.好在這京都裏有的是大門大戶的人家,初一十五的還會發粥發米的做個場麵.不然這城隍廟就真的成了亂葬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