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安
楚國人黃歇博學多才,喜歡招納賓客,是戰國四公子之一,封號為春申君,楚考烈王任命他為楚相。
有一天,一個叫汗明的賢能人士來見春申君,等候了三個月才見到春申君。見麵交談以後,春申君很高興,也很喜歡汗明這個人。
汗明想再與春申君長談一次,把自己的抱負和才華全部展示出來。
春申君卻說:“我已經了解先生了,先生就不要談了!”
汗明說:“相國您的賢德實際上不如唐堯,我的才能也不如虞舜。虞舜侍奉唐堯三年以後,才互相了解。現在相國一見麵就了解我了,這就是說相國比唐堯還賢明嗎?”
春申君說:“有道理,說得好啊!”就叫來守門的官吏,讓他把汗明先生登入門客的名冊,並表示五天會見一次。
過了五天,汗明來見春申君,給他講述一則《伯樂遇千裏馬》的寓言:春秋時期,有一匹千裏馬已經長到了可以騎乘的年齡,主人卻讓它拉著裝載食鹽的重車往太行山上走。
千裏馬四蹄伸直,膝蓋彎曲,尾巴下垂著,皮膚也潰爛了,口吐白沫,汗水淋漓,到了半山坡上,它使勁掙紮著,但因為負擔著沉重的車轅,怎麼也拉不上去。
這時,相馬專家伯樂坐車從這裏經過,看到這種情景,趕忙跳下車來,攀扶著千裏馬痛哭起來,並脫下自己的粗麻布衣服蓋在千裏馬身上。
伯樂為什麼哭呢?千裏馬能日行千裏,致遠是它的特性,而負重是牛的特性。用千裏馬拉鹽車,怎能發揮它的長處呢?看到這種用馬不當的情形,伯樂怎能不傷心呢!
千裏馬於是低頭長長噴了一口氣,又抬起頭來高聲嘶鳴,嘶鳴聲直衝雲霄,好像金石敲擊的聲音那麼鏗鏘,洪亮。是什麼原因呢?
那是因千裏馬見到伯樂了!
心靈寄語
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縱使春申君是禮賢下士之人,也需汗明自薦才能被重用。那些自認為有才能的人,不要總抱怨沒人賞識,你向別人展示過才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