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的秋天,金風送爽,丹桂飄香。浦江兩岸,更是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就在十裏洋場大小裏弄充滿歡歌笑語的喜慶時刻,上海跑馬廳廣場成了上海鴿友慶賀抗日戰爭勝利放飛信鴿的地方。
梅翎手握“紫桃花”,一手拉著小陶花,走在鴿友人群中。
郭翔從人群中擠到梅翎麵前:“梅兄,就等儂來宣布司放吧。”
梅翎激動萬分,連聲說:“放,放,快讓這些受盡苦難的信鴿,飛上藍天,共同感受這勝利團聚的喜悅吧!”
黃中羽放開喉嚨:“開—籠!”
頓時,一千羽鴿子“撲撲”躍上藍天,也把勝利的鴿哨聲帶上了藍天。
梅翎看著這漫天飛翔的信鴿,眼中情不自禁地閃爍起激動的淚花:“開心,真開心哪!要是‘紫桃花’此時也能飛上藍天該多好呀。”
黃中羽喜悅地告訴梅翎:“梅兄,你看,這滿天飛的信鴿,都是你的‘紫桃花’啊。”
梅翎正注目天空展翅翱翔的鴿群,聽黃中羽這一說,轉過頭來問道:“此話怎講?”
黃中羽便把小麻皮騙鴿育種,薑七斤買下“紫桃花”引種傳代,比爾引種,如此一傳十、十傳百的經過告訴梅翎,並告知“紫桃花”種係已遍布上海灘。
梅翎聞之十分欣慰:“看來,壞事可以變為好事,經曆這場血雨腥風的磨難,‘紫桃花’也子孫滿天了。”
梅翎說完,對握在手中的“紫桃花”說:“你看,你的子孫後代都飛上了藍天,正在和人們一道歡慶勝利,你要是能飛上天去,那該有多好呀!”
“紫桃花”仿佛聽明白了主人的話語,竟點點頭,“咕咕”叫了幾聲。梅翎雙手一鬆,“紫桃花”居然踩在梅翎手掌上,艱難地“撲撲”亮了幾下翅膀,終於脫手而去,漸漸地飛上了藍天,與鴿群會合在一起。
眾鴿友見狀,個個心花怒放。
這時,站在梅翎身旁的小陶花眼含淚珠:“梅阿哥,看見‘紫桃花’飛上藍天,我好像看見姐姐也飛上了藍天,飛在鴿群當中。”
看著漫天飛翔的鴿子,梅翎耳旁似又響起自己與陶花在浦江分別時那難分難舍的客家山歌聲……
送妹送到浦江邊,
阿哥心酸似油煎,
不知阿妹哪天轉?
望了一天又一天。
哥送阿妹到江邊,
阿妹心酸淚漣漣,
哥有情來妹有意,
月光亮時共團圓。
梅翎眼眶濕了,深情懷念地說:“是啊,我也仿佛看見你姐姐翱翔長空,舒展眉宇,微綻笑靨。”
小陶花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天空飛翔的鴿群,似在跟姐姐說話:“姐姐在笑……”
梅翎感歎地自言自語:“她在笑看勝利。”
黃中羽走近插話:“我看,陶花小姐不光是在笑看勝利,還有呐……”
梅翎不解,問黃中羽:“還有啥?”
黃中羽笑著說:“她在看著你倆笑呢!”
梅翎一聽,把小陶花的手握得更緊了。
小陶花臉紅了,身子卻靠梅翎更緊了。
梅翎飽含熱淚,無限感歎:“這真是,八年低頭有翅難飛,一朝吐氣重上藍天。”
正說著,眾鴿友情不自禁地又齊聲唱起了那首流傳上海灘的抗日歌謠:
梭咪,
啦哆,
中國人,
大老板,
東洋矮子小癟三!
歌聲、鴿哨聲、歡呼聲、鞭炮聲、鑼鼓聲響徹一片,協奏成雄渾厚重的交響,飄過十裏洋場,越過黃浦江畔,直上萬裏晴空,漸次高昂,漸次遙遠,終與天宇融合……
2010年3月定稿於南昌青山湖玉泉島厲戴氏紀念屋